游丽江古城

三年级 叙事 914字
2022-07-10 12:08:52

云南的丽江古城可谓享誉天下,我早早便听说过。今日,终于能一睹其风采。

此时是正午时分,人们大多聚集在古城的入口,那里有不少卖小吃的店铺,小店主忙得热火朝天,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招呼着来来往往的游客。昨夜是刚刚下过雨的,雨水从尼龙布做的屋檐滴滴答答落到脚下的青石板上,变成一个个小水坑,在正午日光的反射下晶莹闪烁。

从散发着浓重香气的大道穿过,一拐弯,别有洞天,人渐渐稀疏,青石大路上有一排排梧桐,每颗树之间有个小石潭,几平米的水中忽有几尾鱼摇晃着尾巴浮上水面,打个旋儿又潜入水底。清一色的石砖,散发着沉重而古老的气息。石墙上嵌着几个小店,招牌虽是新潮的英文,却生不出一点违和感。我走进一家小小的店铺,木板的支架上放着一双双精致的布鞋。疑望着它们,我仿佛看到一位少数民族的姑娘,头戴华丽的民族饰品,用一根根多彩的细线,绣出这样美丽的布鞋。

往古城深处走,越来越有古色古香的意味,小店的招牌已变成“某某斋”“某楼”了。人烟愈发稀少,石砖缝里也有半尺长的杂草,而坚硬的石墙上也蒙上了一层青苔。

跳望远处,除我们之外竟没有了一位游客。令人惊喜的是,一家米线店出现在路旁。走进小店,胖胖的老板娘笑着迎了出来,身着五彩斑澜的长布裙,不久就端上三碗热气腾腾的米线。此时已是暮西山,夕阳在古城远处不知名的山上半蹲着,露出火红的脸。云被染成了橙黄,紫红的颜料,变成一件件薄纱披肩,环绕着丽江古城。

是时候回去了,迈过并不平整的台阶,眼前出现了一座民宅。青黛的瓦,粉白的墙,因年代久远而红漆脱落的大门。门前坐着个老太太,在藤椅上一摇一摇,半眯着眼。头上高大的梧桐在夕阳余晖中洒下斑驳的阴影。藤椅前的高石阶上有个竹编的小篮子,篮子里有一个个小巧的布袋。这是布农铃?牛皮上篆刻着一些我看不懂的文字和图画,下面悬着的铜铃清脆的叮叮响。铃声穿过小巷,飘向更远的不知何处的地方。

我的古城之游结束了,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我们从一条小巷穿了出来,告别这个繁华喧闹又深沉悠远的丽江古城。什么都结束了,只有布农铃叮叮如泉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飘向远方,是寻找遥远的奢华繁荣,还是留恋于温和淳朴,宁静萧条的窄巷?

愿它,古城,在历史的起伏中留下它的沧桑阅历。亦寂然,亦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