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江南,做西湖上的一缕微风。在西湖上轻拂,吹皱清翠的湖面。近些,西湖碧色的水像是仙女取次花丛中衣衫上留下的水珠,清凉舒适,惹人心怡;远些,西湖又似一块浓郁的宝石,蕴藏着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情。当烟雨渐入江南,又变了一副模样:山水如被丹青浸染, 画鹢轻推,水波荡漾。春水碧于天,在画船里静听雨眠,算是真正体会到东坡诗里“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宜人模样。夜幕降临,我随着行舟渐入花路溪口。轻轻一吹,花瓣片片落入湖中,宛若仙子的点滴泪痕,待捞起寄与陇头人;渔火点点聚了又散,渔夫欸乃声声,慨叹山水之绿。江南若有十分风景,或许七分便落在余杭。群山连绵起伏,湖畔波光潋滟,烟雨淅淅沥沥。我愿在江南栖身,每日穿梭于湖水烟雨之中,寄情于西湖梅雨。
探访黄山,做松间穿行的一缕劲风。在山涧、在悬崖、在孤石、在极顶。皆有松之身影。我忙穿行其间,瞧见那生于缝隙却枝繁叶茂的刚强,瞥见那生长于崖口却生机勃勃的英武,望见那被虫蚁雨雪侵蚀却虬劲的强悍!这是怎样顽强的生命力!它们不同于盆栽里被人们供养着的松,它们的根部为了生长将石头挣裂,它们的身躯盘旋但充满活力——那是为了争取养分而搏斗留下的痕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纵使万般强劲的我,也无法撼动它们坚韧的生命。我愿在黄山寓居,做松间的一缕劲风,每日震撼于松们矫健的身姿中,寄情于黄山野松。
拜访衡山,做日出时的一缕清风。天地广阔,烟岚云岫,我清凉地游行其中,却不经意间被日光染上温暖。回头一看:方才黛绿寂静的山野,顷刻间已浸染霞光,变得粉红。天似烟波般浩渺,只余一轮红日盛放于舞台之中。风云变幻,不知是谁打乱了天空的调色盘,粉红的世界又被调得橙黄,洋洋洒洒晕染了整座山。千百年来,日光就这样在不同云朵清风的拥护下照耀大地,涵养天地所有的生命。我愿在衡山安居,做日出时分的一缕清风,每日浸润大地,寄情于衡山破晓。
山间松韵,石上泉声,草际烟光,水心云影,自然拥有千百种姿态,或是朦胧江南烟雨,或是坚韧黄山野松,亦或是壮丽衡山日出,处处都有其独特魅力,谁也不是标准定义,生活更是如此。就让我做一缕风,寄情于山水中,看万物缓慢而坚定地生长,欢喜承受大自然的每一处落笔。笔笔都是天意,生命没有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