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儿粑

三年级 叙事 802字
2022-06-18 07:43:22

“来吃猪儿粑咯。”母亲边说着,边将热气腾腾的猪儿粑端到桌上来。猪儿粑是母亲娘家的特色美食,皮是由糯米粉制作的,馅料则是猪肉或腊肉,冬笋,豆腐等,外边包着大大的菜叶子,在蒸的时候避免粘连,又方便取食。

蒸熟的猪儿粑,白白嫩嫩,就像一只只小猪一样,可爱极了。一口咬下去,满嘴肉的咸香,冬笋的鲜香,豆腐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味道丰富有层次,软糯不粘牙。

我们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退伍回村后不久,就与母亲结婚,结婚后就分家了。那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好,母亲一边操持家务,一边与父亲去田里劳作。

到我该上学的年纪时,父亲便让母亲带着我们两姐妹,在县城里的亲戚家寄宿,方便读书。母亲照顾着我们的衣食,时常做点零工补贴家用。她很勤劳,每天5点多就起床在厨房里做早餐,尽她最大的努力,换着花样给我们做饭。餐桌上总能时不时地出现些时令野菜、新鲜笋子、自制泡菜等,经她的巧手,变得美味可口。

母亲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她一直认为读书很重要。平日里她省吃俭用,唯独在我们两姐妹读书的事上,非常大方,买书的时候,从不犹豫。母亲总说,她小时候没条件读书,希望我们能好好读书学本领。她也从来没有给过我压力,让我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最终我凭着自己的努力,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母亲不善言语,总是默默地做事,要么在厨房忙碌,要么去山里劳作,日子虽然清贫,但是过得很快乐。她用她的行为举止,教会我要懂得知足。我出嫁前夕,她仔细叮嘱,正如外婆那时候叮嘱她那样,遇事不要急,吵架退一步,孝敬父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她也就放心了。

这些年来,父亲和母亲辛勤劳作,种植水果,做食用菌,养育了一双女儿长大成人,从以前的寄宿、租房,到现在住进了自己买的小区房。母亲由当初梳着两条大粗辫子的青葱少女成了现在身材发福的中年妇女,拿着猪儿粑逗弄着小外孙。

食物承载的记忆总是那么浓厚,情感通过舌头的感知传达到内心最深处。猪儿粑,是外婆留给她的回忆,亦承载了我的情感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