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擀面杖

三年级 叙事 944字
2022-06-17 20:06:43

在以吃面食为主的淮河北岸,擀面杖几乎家家都有。儿时记忆中的擀面杖粗粗的、圆溜溜的,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敦实可爱。擀面杖的长度和粗细是颇有讲究的。家里人口多的,擀面杖自然就长些、粗些,因为擀面需要用力推压,重量轻的细擀面杖用不上力,一团面难以擀开,面条也易失劲道。家里人口少些的,就会选择偏细偏短的擀面杖。毕竟按照人口饭量来看,粗擀面杖做一顿饭也是很费力的事。

小时候,母亲做饭,我就站在旁边看。母亲弓着身子,围着家里的桌案擀面。我喜欢看母亲和面,特别是看她把一盆面粉揉成一团面的样子。这可真是一项技术活,我觉得母亲在这方面的确是个天才,她娴熟地转动着擀面杖,左一下,右一下,擀面杖听话似的在面团上来回滚动,母亲的手在擀面杖和面团之间翻转,一张白纸似的面皮轻轻在我面前展开,那真像是母亲做的一件艺术品。

母亲把擀好的面平摊在桌案上,把一个大大的圆形薄面皮叠成长块,用菜刀仔细地切成长条。最后,用手一抖,面条根根劲道,不粗不细恰到好处。母亲把面条放入滚开的锅内,腾腾热气中用筷子不断搅动,几分钟后,放入几滴芝麻油和葱花,于是,满锅溢香。晚间的煤油灯在墙上映出母亲弓腰的身子,那情景从小到大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温馨而亲切。

如今,擀面杖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但在以前,它是那么常见,农村人家,几乎家家有,天天用,日日三餐,哪一顿不要用擀面杖呢?可见,擀面杖在那个时候的“地位”多么重要。

父亲常年在外地教书,母亲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力,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人照料。不管是田里的活还是家里的事,母亲件件都做得漂亮。村子里的人都夸母亲不光家务活做得好,还把农田打理得和父亲在家一样,母亲是村子里人学习的榜样。

母亲常常对我说,要学会做饭,能不能擀好面、用好擀面杖很重要。可惜的是,我一直没能像母亲一般把擀面杖“舞”得那么娴熟,不是把面和成了稀饭,就是把面弄得一盘散沙,饭不像饭,面不像面,气得母亲抡起擀面杖吓唬我。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三餐饮食变得丰富多彩,饭食的获取也更加方便。不过,在我的心底深处,还是更怀念儿时母亲做的手擀面,因为面里揉进的是母亲擀面时的辛苦和温暖的爱。

现在,母亲已是80岁高龄。上次回乡下看母亲,我忽然想起了家里的擀面杖,我拉着母亲曾经握着擀面杖灵活的手,思念起那时候的平常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