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

三年级 叙事 828字
2022-06-17 06:22:36

“悠悠艾草香,浓浓端午情。”

小时候,每逢端午,母亲都会给我们包粽子、系五彩线、采艾蒿、挂葫芦。母亲包的粽子个个饱满,剥开层层包裹的粽叶,洁白的江米、紫红的大枣,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咬上一口,软糯香甜。

母亲在屋里屋外轻快地忙碌,我们小孩子帮不上啥忙,就自顾玩耍。端午节,自然是要做手工、折纸葫芦的。手脖上晃动着美丽的五彩线,手中折叠着一个又一个纸葫芦,仪式感十足。折好后,使劲鼓起两腮,用力一吹,如同方印形状的小葫芦才算完成。奶奶还会帮我们缝上五彩的穗子,系在艾蒿枝上高高地挂起来,煞是好看,这给原本满怀哀思的端午节增添了特别的民俗气氛。那粽叶浓浓的香味填补了物资匮乏年代的回忆。

长大后,每个离家在外的端午节,我依然喜欢吃现包的粽子。尽管现在有瘦肉、板栗、蛋黄、水果等各种馅的粽子,但我还是独爱最原始的大枣馅。这样的粽子,江米的醇香更浓些。今年的端午节,我决定自己动手包粽子。于是,我兴致勃勃地买来江米、粽叶、捆绳、大枣。江米淘好后泡上24小时,黏度刚刚好。粽叶也要多泡几个小时,这样的叶子有韧性,不易折断。大枣要洗净、去核、控水。

包粽子可是技术活儿,我不敢大意,通过网上的视频反复看了几遍,基本掌握了要领。包的时候,先把粽叶卷成圆锥形,尖部要往里缩一点,这是防漏的一个重要小环节。然后用小勺盛米,再放大枣,压实之后才容易折出角,封口的时候才更容易封严实,最后紧紧地系上捆绳。煮粽子也是有学问的,普通锅至少要煮上两个小时。我改用高压锅,包好的粽子层层摆好,加水没过粽子,最后再压上个盘子,这样开锅后沸腾不剧烈,粽子也就不会被煮漏了。等到跳闸后,也不要急着出锅,一定要多闷一会,气儿要自然放净,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口感才会更加香醇软糯。

女儿非常捧场,一口气儿吃了两个。她一边蘸糖一边说:“虽然经常吃粽子,但还是妈妈包的最香!”我这颗慈母心,瞬间融化在女儿的笑脸中。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万分崇敬并感恩以身殉国的屈原,让后人记住了什么是爱国情操,什么是舍生取义,也让我在粽叶飘香中感受到了家的味道,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了浓浓的家的氛围。

想让母亲也尝尝她笨手笨脚、“十指尖尖不会做针线”的女儿亲手包的粽子,可因为疫情不能常回家看看。粽叶飘香中,我默默祝福远在千里之外、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