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的妈妈

三年级 叙事 606字
2020-04-12 12:03:12

成长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闻之苦涩,品尝过后,却香醇十足,微微苦涩后能享甘甜之味。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难忘的是妈妈的“唠叨”。

俗话说“人老话多”,可是妈妈还不到30岁就变得唠叨起来,从一年级开始,我每天都要听妈妈的唠叨,“上学慢点走”,“别光贪玩多看书”,“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做作业认真”,这些话我从小到大听了太多年,从扎小辫的小女孩听到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几乎可以把这些话倒背如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改变了对妈妈唠叨的看法。那是五年级的冬天,但气温忽然回暖,就好像是温暖的春姑娘又降临人间,我们小孩子贪玩就爱发热出汗,所以那天我就悄悄没有听妈妈的唠叨,只穿校服就去了学校。

然而,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第一节课后,太阳被满天乌云遮挡得无影无踪,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温度骤然下降十度。我冷得浑身发抖,就像被霜打的茄子。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了教室,是妈妈!我惊喜万分,只见她穿着棉袄,手里拿着我的棉衣,妈妈佯装生气,“就知道你不听话,快穿上,小心着凉。”我笑着吐了吐舌头,心里想,还是得听妈妈的话啊。

另外,妈妈在打扫房间的时候,老爱唠叨“垃圾桶里的要勤倒,时刻保持干净”,我当时心里还悄悄反驳:那垃圾桶就没用了。但受妈妈的影响,在教室只要看见垃圾就习惯性倒掉,因此,我们班经常受到校长的表扬。

渐渐地,我也读懂了妈妈的“唠叨”里的含义,这些唠叨每句都是妈妈对我的爱。

妈妈我爱你,更爱你的“唠叨”!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描写了作者从小到大听母亲“唠叨”的经历,并最终明白了母亲的唠叨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整个作文既温馨又真实,富有感情色彩。可以看出作者的笔触流畅、生动。值得点赞的是,作者运用了很多比喻,比如把成长比作一杯浓咖啡,形象地表达了成长经历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作文还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不听妈妈话与听妈妈话的情形相对比,突出了母亲“唠叨”的背后是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整篇文章语言使用得当,波澜不惊而行云流水,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书卷味道。唯一的不足是篇幅略短,需要进一步丰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