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黄昏,我再次推开那熟悉的木门。门榻上的风铃发出清脆声响,夕阳斜斜地洒进书店,在布满划痕的木地板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老师坐在柜台后,老花镜滑到鼻尖,正小心地修补一本《诗经》。这一幕,像极了几年前我的们初见的那个下午。
枫叶欲红的秋天,我步入了初中的殿堂。刚入初中的我对陌生的环境和繁重的功课有些喘不过气。夕日欲额之时,我迈出学校大门。发现家中没人还没带钥匙的我在细雨轻下的道路旁举着伞步。突然,一阵风吹过,我被一家书店的风铃声吸引。林老师正整理书籍,昏黄的灯光打在他的脸上显得慈祥,见在门口发呆的我便这下了手中的书,温和地招手:“进来看看吧。”他的话像午后的日光,热情却不灼人。
从此,这家名为“光明”的书店成了我懈逅的乐园,每个惬意的时光都从风铃声与书页中苏醒。林老师像一位预言家——当我们友谊烦恼时,他递来一本《小王子》,上面写着“真正的重要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城南旧事》上,他写下“成长就是不断告别,也是不断遇见”;《繁星·春水》上,他留下一句“星星不说话,却在倾听所有心事”。“它们如阳光般滋润着我的生活。
初二,热浪滚滚的夏天用炎热来散发喜悦。但我遇到了坎——作文大赛失利,此刻,青蓝的天空在瞬间变得黯然无光,我像打了霜的茄子。林老师泡了杯茉莉花茶,清新的味道在书店中你漫开来。然后,他从书架上翻出一本边角磨损的《居里夫人传》。你看,“他指着一处插画,居里夫人正在简陋的实验室中工作“她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了四年,才从装吨矿石中提取0.1克的镭。有些光,需要时间的打磨才能显现。”我醍醐灌顶,文字是有生命的,要给予它足够的养分,才能像花儿般灿烂。
暮色渐浓,书店中又亮起了温暖的灯光。我看着林老师忙碌的身影,花白的头发在光下范着银光。他像蜡烛般点亮自己,照耀他人。这束光,曾温暖过我青涩的岁月,指引过我走过迷茫的雨季。
这束光,在我的生命中闪烁,照亮了我即将踏上的新征程。林老师在那个不经意的时刻,指为那个迷茫的我,引了方向,点亮了一盏灯,然后带着一阵风铃声,成为我生活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