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过年于我而言,是对家乡那份独特风俗的深深眷恋。
进入腊月,村里的大人们开始忙碌,妈妈守着锅,锅里的腊八粥翻滚着,奶奶买好春联,爷爷买好鱼,半只脚已经踏入了春节。
最热闹的要数煎春卷。奶奶把面粉倒在圆桌上,堆成一座小山,打入一两个鸡蛋,加水,就开始揉面,我和妹妹欢快地嚷着要帮忙,大人们拗不过我们,便揪下两团面团给我们,我和妹妹学着奶奶的样子,把那面团使劲搓,有点干了就加水,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胳膊酸痛,再看看奶奶,脸不红心不跳,似乎还有使不完的劲。不一会儿,面园变得十分筋道,爷爷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妈妈把剂子擀成了一个个小圆片,爸爸在洗备菜,我跟妹妹也有自己的工作,那就是等着吃春饼啦!
春卷包好,就赶着下油锅了。一个个雪白的春卷期待地滚进油锅,在锅中来回翻滚,像小鱼一样上下游动,不一会儿就穿上了件金黄的外衣,我和妹妹着急地用筷子从油锅里夹出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卷,金黄的外衣隐约透着点点翠绿,凉后,我迫不及待咬上一口,浓厚的菜香直击味蕾,咽下菜肉,香味还在舌间打转。
夜晚,鞭炮声四起,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炸开,激起孩子们的一阵欢呼,仿佛整个时间都被点亮。那绚烂的烟花,不仅是对旧年的告别,更是对新年的美好期许。看着那绚丽的烟火,回味那春卷的芳香,我想,这不仅是一种传统风俗,更是家人团聚,共迎新年的欢乐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