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灶台上的星砂

三年级 叙事 982字
2025-04-29 22:38:49

老家厨房的瓷砖缝里嵌着经年的油垢,像幅暗黄色的抽象画。每次推开那扇玻璃门,总被铰链的吱呀声勾出绵长的回忆,混着柴火的烟味,在鼻腔里酿成醇厚的酒。

外婆的铸铁锅永远煨在土灶上。清晨五点,她往灶膛里塞进晒干的玉米芯,火星子噼啪窜起来,映得她眼角的皱纹像盛着蜜的沟壑。"囡囡快来看,"她往滚水里撒把绿豆,白汽扑上她的灰发,"这豆子是后院长的,壳上还沾着露水呢。"我蹲在灶台边拨弄柴火,看绿豆在沸水里浮沉,渐渐绽开碧绿的星砂,锅底沉淀的糖分结成琥珀色的痂,那是时光熬出的甜。

端午的粽子香能飘满整条巷子。外婆把泡得发亮的糯米捞起来,掌心摊开箬叶,先铺层红豆沙,再埋颗腌得流油的咸蛋黄,最后撒把碎花生——这是我独家的"豪华配方"。她缠棉线的手法极快,指尖翻飞间,翡翠般的粽子便串成了串。土灶里的松枝烧得正旺,青烟从烟囱里钻出来,在瓦楞上织出淡灰色的云。我趴在灶台上打盹,恍惚看见火光里浮动着无数细小的星砂,那是外婆揉进糯米里的光阴。

最难忘的是冬夜的萝卜炖骨。外婆把冻得通红的萝卜切成滚刀块,扔进咕嘟冒泡的骨汤里。水汽漫过她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玻璃片蒙上白雾,她便用袖口随意蹭蹭,继续往汤里撒葱花。我捧着搪瓷碗蹲在灶台前,看油花在汤面上聚成金色的小太阳,萝卜块吸饱了骨汤,变得半透明,用勺子轻轻一压就化在舌尖,混着白胡椒的辛辣,从胃里暖到指尖。窗外的雪粒子扑打着窗棂,灶膛里的余烬还在暗红地燃烧,像外婆眼里永远温着的光。

去年台风过境,老灶被掀掉了半块顶。我赶回去时,外婆正蹲在废墟里捡碎瓷片,浑浊的眼睛里盛着雨水:"灶王爷走了,这锅怕是再也炖不出原来的味儿了。"我接过她手里的碎瓦片,发现内侧还凝着层焦黑的糖渍,那是多年前熬红糖浆时留下的。忽然想起小时候总把脸贴在灶台边,听柴火在膛内噼啪唱歌,看外婆往灶王爷画像前摆上刚蒸的米糕,烛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株根系深扎的老树。

如今外婆住进了带天然气灶的楼房,却总念叨着"电锅炖的汤没火气"。某个周末,我偷偷在阳台支起迷你土灶,捡来晒干的橘子皮当燃料。当第一缕青烟升起时,外婆突然红了眼眶:"跟你外公当年搭灶时一个味儿。"她往小铁锅里倒上泡好的绿豆,看火星子在橘皮间跳跃,忽然伸手替我拂去脸上的烟灰,指尖带着陈年的灶台温度。

暮色漫上来时,绿豆汤终于熬好了。我盛进粗瓷碗里,看汤面上浮着细小的豆皮,像撒了把碎星。外婆用调羹轻轻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