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的第一缕阳光刺破家乡成雾的那一刻,外婆早已在灶台旁忙碌了。我朦胧地爬下床,我乖乖地拖着小凳依偎在围着蓝色布裙的外婆身旁,目光不禁向地上一桶泡的翠绿透亮的细长粽叶上漂去,鼻尖掠过若有若无的草木清香,绿汪汪的粽叶旁是一盆白亮丰润的糯米,浸在水中有了玉样的柔光。一双粗糙却洗得干净的大手正在米中搅动揉搓,手法轻柔娴熟。外婆的双目不算清亮却温柔含水,仿佛在看她最亲爱的孩子一般。
包粽子时,只见外婆口含一节白色细绳,一下子就把两片粽叶拢成锥形,利落的把加了生抽的糯米和咸鸭蛋、猪肉填进去。接着,没等我看清外婆是怎样翻转手指、手口怎样配合缠绕,一个小巧精致的三角粽子就静静躺在外婆的手心中。我看的兴起,我主动请缨包粽子,外婆虽嘴上说我瞎捣乱,但还是递给我几片粽叶,叫我认真学。
粽子可真难包啊!外婆比我多的不仅是巧手和经验,更是专注和耐心。我小小的手包不住锥筒,所以那圆滚滚的糯米就从小口跑走啦。我幼年的玩心禁不住诱惑,小手总是在糯米中不断转动翻搅,细细地感受糯米的爽滑。兴许因为是一年一度的好时节,素常严厉的外婆没有教训过分顽皮的小孙女,她哼着不知名的家乡小调,大手在不安分的手臂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最终我还是没有包出一个像样的粽子。
一旁的蒸锅早已烧开,外婆将一个个翠绿色的粽子放入蒸锅中,不一会儿盖子旁边就冒出来许多白色的水汽,锅底的炉火让粽子的甜香尽情释放,分散开来。
锅盖终于打开了,厨房立刻氤氲在水汽中。外婆的杰作一个个被捞出来,牢牢粘住了小孩的目光。
我迫不及待拎出一个粽子,只轻轻一扯,细线便坠落而下。轻轻剥开粽叶,里边就飘出来糯米的甜香,口感软糯而不粘牙,冲刷着我的味蕾,好吃不腻!
我愣愣的看着手只剩粽叶的粽子,剩下的是爱,她在爱我的时候,我还不知道"爱"这个字,粽叶再厚也裹不住爱,五彩绳再长也绕不住亲情,五月五日五,赠我一抹甜甜的笑。
教师点评:忆端午,更忆外婆,更忆亲情。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五月初五外婆包粽子的情景,展现了外婆的手工技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深感悟。作文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外婆忙碌的身影和粽叶的清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接着,作者通过描写外婆包粽子的过程,展现了外婆的巧手和专注,让读者感受到外婆对手工包粽子的熟练掌握。同时,作者也通过描写自己尝试包粽子的经历,与外婆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外婆的专注和耐心。在描写粽子煮熟后的情景时,作者通过描写粽子的甜香和口感,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粽子的美味。最后,作者通过粽子联想到亲情,表达了对外婆的深深感激和爱意,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力量。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情感真挚,通过外婆包粽子的过程展现了亲情的美好和粽子文化的魅力,也让读者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