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里的乡愁

三年级 叙事 858字
2024-06-08 14:23:00

端午,这个古老而富有诗意的节日,总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味那份深藏心底的乡愁。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家乡那熟悉的粽子香味,那是乡愁的味道,是记忆的味道。

小时候,端午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日子。母亲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挑选上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变得饱满而富有弹性。接着,她会去山上采摘新鲜的箬叶,那些宽大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绿色的光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端午那天,母亲会早早地起床,开始包粽子。她熟练地将糯米、红枣、豆沙等食材包裹在箬叶里,用细绳扎紧,形成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那些粽子,如同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艺术品,整齐地摆放在锅里。然后,母亲会点燃灶火,开始蒸煮粽子。随着蒸汽的升腾,整个厨房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那种香味,醇厚而深沉,仿佛能穿透时光的壁垒,让我回到那个纯真的童年。

端午的午后,我们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母亲亲手包的粽子。那糯米的软糯、红枣的甜美、豆沙的细腻,都在舌尖上跳跃,化作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我们一边品尝着粽子,一边谈论着家常,那些平凡而温馨的画面,如同粽子里的馅料,丰富而饱满。

如今,我远离了家乡,生活在繁华的都市里。每到端午时节,我也会去超市买一些粽子来应景。那些粽子,包装精美,口味多样,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是的,它们缺少了母亲的味道,缺少了那份浓浓的乡愁。

在这个充满乡愁的端午里,我会通过电话和母亲聊天,听她讲述家乡的变迁,听她诉说对我的思念。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庆祝端午,但那份亲情的纽带却将我们紧紧相连。

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母亲的辛劳和关爱,也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每一个端午,我都会想起那些包裹着乡愁的粽子,它们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在这个充满乡愁的端午里,我想对母亲说一声:谢谢您,谢谢您用粽子包裹着对我的爱,让我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温暖和牵挂。同时,我也想对家乡说一声: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带着那份乡愁,带着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继续前行。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取材独特,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细腻。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