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美丽的乡村,那里有一片茂密的蚕豆田。每当蚕豆飘香的季节来临,我总会迫不及待地跑到田间,去品味那独特的童年回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独自一人来到蚕豆田边。微风拂过,蚕豆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什么。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那些翠绿的蚕豆叶,它们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我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叶子,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蚕豆田里传来一阵阵清香。我顿时被这股香气所吸引,顺着风向,来到了一棵茂盛的蚕豆藤下。我抬头望去,只见那茂密的叶子间,挂满了一串串青涩的蚕豆。它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成长故事。
我兴奋地跑到蚕豆藤旁,伸手摘下一颗蚕豆。它还带着一层薄薄的绿皮,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我小心翼翼地剥开绿皮,露出了里面晶莹剔透的蚕豆。我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那香甜的味道立刻弥漫在我的口腔里。
我坐在蚕豆田边,一边品尝着蚕豆,一边欣赏着田间的美景。远处,金黄的麦田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一片金色的海洋。不远处,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宛如仙子一般。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时间过得飞快,夕阳渐渐西沉,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蚕豆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着刚才的美好时光。蚕豆飘香的童年,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如今,我已经长大,离开了那个美丽的乡村。但是,每当我闻到蚕豆的香气,我就会想起那段快乐的童年时光。它如同一颗闪烁的明珠,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教师点评:文章以“童年的蚕豆”为线索,通过记述“我”童年时期对蚕豆的记忆与感受,表达了“我”对童年往事的缅怀。童年生活,丰富多彩,所念之人、事、景、物,不胜枚举,小作者能够选取“蚕豆”表现“我”的成长经历,选材新颖,构思巧妙。为了表现对“蚕豆”的特殊记忆,小作者用“诉说”“依偎”等词把蚕豆人格化,突出其生命力,然后用“薄薄的绿皮”“清新的气息”“香甜的味道”这些具体的感觉来强化“蚕豆”在“我”记忆中留下的深刻印象,接着通过蚕豆放眼田间的美景,展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让这蚕豆飘香的童年更加形象、生动、意蕴丰富。也因为有了这些美好的记忆,最后的离去才更加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蚕豆飘香”是文章表现的主体,还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写得更清楚,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