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和妈妈去附近的美食广场闲逛。乘坐电梯,我们来到了最火爆的四楼。
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时有几双手在我们眼前摇晃,原来是商家为了招来食客在分发海报。我和妈妈翻看着,其中一张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只见左边一行金黄的行楷“舌尖上的美味”龙飞凤舞,“上”字头上还有一根倒悬的红尖椒;右边一盘菜里,洋葱、青椒、香菇和牛肉都泛着清亮的光泽,似乎散发着美味,看起来很是诱人。
“就这一家了!”妈妈两眼放光地拍了板。
母女两按图索骥,在广场里绕了半天,终于来到了那家店前。“欢迎光临小菜园,小菜园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两位服务员分立门口两边,热情地说着欢迎词,那声调仿佛在唱歌。
入内,扫视,桌子横竖十多排,我和妈妈挑了中间的一张桌子。坐定后,服务员拿来菜单,我们首先点了海报上的那道菜,服务员介绍说,那道菜真名叫“青牛菇菇”。“这菜名取的,毫无章法,真是乱弹琴。”我腹诽着。然后我们又点了一盆酸菜鱼、一盘大煮干丝。
十来分钟后,我们的“青牛菇菇”上来了,看着外观倒和海报上别无二致。我们迫不及待地各自夹了一筷子,然而原本期待的鲜美变成了“怪味”;香菇粘牙,洋葱、青椒、牛肉太甜。我们吃了两三筷子就弃械投降了——实在是腻。于是我们又转战酸菜鱼。酸菜鱼配料倒是齐全,无奈鱼肉分量少得让我们像是在潜水寻宝,而且太过板实,这一道菜同样令人失望。我们又尝了最后的大煮干丝,这道菜倒名副其实,干丝干的汤都看不见。“这几道菜味道真是不好,下次一定不来了!”妈妈低声吐槽着。
最后我们还是看在“钱老爷”的面上把这三道菜给吃得差不多了。
看来,有些宣传单上的照片也不一定是真的,时刻只有亲自体验才能找到真相。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类似的事,眼见未必为实,只有多实践,多思考,牢记“一定是这样吗?”的警醒,不要被事物的外表迷惑,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