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有太多的美好,值得珍惜。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黄昏的最后一抹晚霞,初春的第一场甘露,隆冬的第一片雪花,都是生活的恩惠。
外婆家有一棵小枇杷树,杯口粗的树干亭亭伫立,数根枝桠怯怯地向四周伸展开,披针形的树叶布满其间,似乎是为了遮住它羞涩的面容。远远望去,平凡而渺小,安静而恬淡。枇杷树虽小,却有不一样的蕴味。每一个寒冷的冬天,墨绿的叶间便结出了一颗颗米白的小花苞,它们小小的,一丛丛簇拥着生长,一颗挨着一颗,一朵连着一朵。小花开了,变得更加纯洁,米粒大的花瓣围围着细密的花蕊,传来淡淡的幽香,那香气仿佛也是纯白的。晴天有一丝阳光,小花也变得透亮了、闪耀了。我和外婆便一同坐在树下,沐浴暖阳,静闻幽香。“等到这枇机结果了,熟了,婆婆就给你做枇杷膏吃。”外婆微微地笑着,缓缓地说。我也笑了,冬日的阳光照得心里暖暖的。
冬去春来,枇杷便结果了。从一个个又青又小的果子,到一串串、一簇簇黄澄澄的果实。又是一个晴天,我和外婆提着篮子,到树下摘果子。摘下一个,果皮黄黄的,十分诱人。轻轻撕开果皮,饱满多汁的果肉露出来,清甜的香气也随之散开,钻入鼻腔。咬下一大口,厚实的果肉带着满的汁水刺激了味蕾,甘甜鲜美,如吃了蜜一般。我绽开了微笑,连连点头。外婆也笑笑说:“嗯,今年的枇杷结得真好,又大又甜。”
不一会儿,外婆又在厨房忙碌起来。除留下个大、饱满的枇把果供新鲜食用外,她先把剩余枇杷果肉切碎成小块,盛入碗中;又起锅倒入果肉、白糖、少量水,一起加热。煮开的果浆“咕嘟咕嘟”地冒起泡泡,枇杷的香甜溢满整个房间。煮得差不多了,外婆便将枇杷浆盛起,放凉后倒入密封盒中,冷藏保存。外婆切果,煮制,加料,我帮着清洗,搅拌,封存,窗外枇杷树安详地注视着我们,微风过处树枝轻轻摇曳,仿佛在赞美枇杷膏的古法制作技艺在这俩婆孙间得到了传承。
一次,我有些咳嗽。外婆先看了看我的嗓子,然后不慌不忙地取了一点儿我们制作的枇杷膏,在小碗中淋入开水,拿一把小勺轻轻搅匀。水波荡漾,橙黄的枇杷膏在水中开了花。“乖孙儿,吃点枇把膏吧,对喉咙有大好处呢!”外婆和蔼地说。轻轻品尝一口,味美而清爽。喝下一碗,仿佛真的好了不少。外婆微笑着看我喝完,我也会心地笑了。
心有半亩花田,何惧浮生浅淡。外婆的爱化作了小枇杷树,洁白的花,甘冽的果,清甜的枇杷膏,是我心中永远的花田,我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