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石小巷的石板路上,长满了淡青色的青苔,古朴沧桑的白墙上挂着时光斑驳的痕迹。小时候,在四月的早晨,我总是会趴在窗前,看着太阳的光辉穿过树叶的缝隙,斜斜地洒在青石小巷上,将青苔染成金黄色,把整条小巷装点得金碧辉煌。屋顶的瓦片上,燕子在唧唧喳喳地叫着,与乡下特有的空气混在一起,成为四月的味道。
在四月的黄昏,老人们搬出藤椅,坐在门前,看着太阳渐渐落下,任由夕阳的余晖映在脸上,温暖而祥和。远处传来袅袅的炊烟,升起,飘荡,在四月的微风中逐渐消散。这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田野里的蟋蟀和蛐蛐在鸣叫。这就是四月的味道。
四月的夜晚,乡村没有路灯,但是每户人家的窗户里都亮着明亮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着,照亮了整个村庄。青石小巷里,传来阵阵狗吠声,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有时候,还会传来几声“汪汪”,那是一只小狗在寻找妈妈。在月光的照耀下,小狗跑得飞快,奔向妈妈的怀抱。我看着小狗,想起了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天黑了,我就哭着喊着要找妈妈。这时,爸爸就会抱起我,带我回家。
四月的味道,还有乡下的酒和烟。四月,乡下人忙着播种,忙着劳作,忙着收获。四月,乡村里最热闹的时候,也最辛苦的时候。傍晚时分,老人们会端着酒杯,坐在门前,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男人们坐在一起,一边喝着酒,一边吸着烟,聊着天。孩子们则在院子里嬉戏玩耍,追逐着飞舞的蝴蝶,享受着四月的阳光。四月的味道,是劳动的味道,是收获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
四月的味道,还有粽子的味道。四月,正是粽子飘香的季节。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包粽子。四月,妈妈早早地就准备好了粽叶、糯米、蜜枣等材料。妈妈先将粽叶洗净,再将糯米浸泡。粽子的馅料可以是红枣、豆沙、花生、肉松等,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包粽子的时候,妈妈总是会和我一起包,我包不好,妈妈就会帮我修补,直到包好为止。四月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