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姜,我便想起了外婆。
在我的记忆中,外婆总是裹着围裙,坐在老式的木凳上,身旁放着一个矮小的木盆,双手不断地往盆里放着姜。她先将姜一片一片地掰下来,又一片一片地剥去外皮,露出白白的姜肉,她不停地搓洗着姜肉,一遍又一遍,如此细致,如此认真。渐渐地,盆里装满了洁白如玉的姜块。
外婆洗完姜,便会将它们放到阳光下晾晒。那时正值夏季,阳光十分充足,晒过的姜片便会变成金黄色。外婆常常将它们拿给我吃,告诉我:“姜是好东西,有益于身体健康。”我总是不喜欢吃,总觉得它们又辣又苦,一点也不好吃。外婆只好笑着说:“你不吃就算了,等你想吃的时候,外婆给你做白姜。”
外婆做的白姜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它甜甜的,香香的,还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外婆做的白姜远近闻名,有很多人都会来向外婆要,外婆总是一袋一袋地送人。
有一次,我看到外婆又在做白姜,便跑过去帮忙。我先将姜切成一片一片的,外婆又帮我将姜皮一片一片地撕掉,她边撕边对我说:“白姜是要将姜切成薄片,再将姜片用温水泡软,最后用盐腌制而成的。”外婆接着说:“你一定没吃过新鲜的白姜吧,它是白色的,味道也不像干姜那么苦,可好吃了。”
我听了外婆的话,便开始在超市寻找白姜。结果,我发现超市里根本没有卖白姜的,只有干姜。我失望地回到家,将事情告诉了外婆。外婆笑着说:“那你吃点干姜吧,干姜也是好东西,对身体有益。”
于是,我吃起了干姜,刚开始觉得有些苦,慢慢地便适应了。每当我吃干姜的时候,总会想起外婆做的白姜。
不久,外婆因为病离开了人世。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忙碌的,整天泡在厨房里,煮饭、炒菜、洗碗、洗菜……一刻也不停歇。她很少出去散步,很少跟别人聊天,只喜欢待在厨房里。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外婆坐在木凳上,她两手空空,呆呆地看着那把木凳,泪水从她的眼眶里流了出来,顺着她的脸颊,一滴一滴地滴落在木凳上。我上前扶住外婆,她对我说:“我老了,什么都干不动了。”
我轻轻地将外婆搂在怀里,说:“外婆,您永远都不会老。”
教师点评:“说到姜,我便想起了外婆”,文章以“白姜”为线索,叙述了“我”看到“外婆”做白姜时的幸福感受,赞美了 “外婆”的慈爱、善良与心灵手巧,表达了“我”对老人的赞美、感恩与怀念之情,小作者巧妙借助“白姜”来推动情节,表现人物,表达情感,构思巧妙。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具体、实在,生动感人,无疑是一篇构思巧妙、颇有情味的记叙性散文。但是结尾几段脱离了“白姜”,未能贯彻“外婆似姜”的中心,“干姜”的出场目的也不清晰,而且倒数第三段明确表示“外婆因病离开了人世”,倒数第二段却又在“放学回家时看到了外婆”,这里的情节设计令人疑惑,整体看来有些虎头蛇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