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醒·惊蛰

三年级 叙事 668字
2024-03-15 21:03:27

“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当最打动人心弦的春雷声响,便预示着三月惊蛰至,春欲回大地,万物将复苏。

此时,正是寻春之影,聆春之声的好时节。吟着“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我怀揣敬畏踏入大自然。虽还是乍暖还寒时候,但当夹带融融暖意的东风撞来时,我的脸上却是浮现挡不住的欣喜,不禁张开双臂,拥抱期待已久的它。

阳春临,抬眼眺望,桃花吐芳,柳抽新芽,农户在湿软的土地间勤恳劳作;颔首细观,青青草舞,牵牛攀枝,虫豸蠕动的身形尽显生命姿态的美好;屏息谛听,飞鸟鸣声在山谷间荡漾不止,充满洋洋盈耳的穿透力,解冻温泉缓流不息,叮叮咚咚恰比抚琴奏曲……春色满园、景色宜人,大地渐显春醉人的迹象。还有何处不是一派欣欣向荣呢?

忽的,我想起了什么,急而迎着暖阳健步如飞,奔往正在春耕的爷爷,向他请教惊蛰时刻。

面对我的突然来访,爷爷面露惊喜,不紧不慢地擦擦汗,就着旁侧的一块凉石,放下沧桑粗糙却有力的手中紧握多时的锄头,慈祥地环顾四周,最后面对我温笑。

“这惊蛰过后啊,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天气转暖,雨水增多。有道是‘春雷响,万物长’,这段时间的气温波动较大。古人过惊蛰,习俗有祭白虎啊,蒙鼓皮啊,吃梨和打小人等——这都是有趣的。”爷爷顿了顿,拾起脚边的水瓶,润了润嗓又念道,“什么'冷惊蛰,暖春分’、‘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断凌丝'的,这些谚语不容置疑。多了解还是有用的……”

将辞时,爷爷语重心长地补充:“总之惊蛰一到,就约乎春天醒啦!”

回途中,我对爷爷末了的话搜肠刮肚。是啊,春醒方可惊蛰,惊蛰亦为春醒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