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叶因树的不挽留而离开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故乡的小家。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久违的戏曲声。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但热闹的小镇里,这个小镇没有北京那么繁华、没有上海的高楼大厦、也没有香港的他国客人;但有鲁迅笔下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也有范大成写道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可以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而更有趣味的是爸爸的皮影戏,如此,戏曲的声音也就饱含了我儿时的记忆与温情。
在家的日子里,我总会被爸爸的整理皮影戏的器具的声音唤醒,几乎每天都是。我也时常向爸爸抱怨,但爸爸总会说早起对身体好。于是我一听声音就起身穿好衣服,从很窄的楼梯走下来,每次都会看到忙碌的爸爸在匆匆地吃着早饭,然后就骑着他的皮影小车出门了。每次都是到傍晚才回来。而在幼年的我很希望爸爸能陪在身边,但爸爸总是说他很忙,忙于传承老祖宗的东西。
于是,有时早上,我会很早起来,学着爸爸的样子,匆匆吃完早饭。然后,就跟着爸爸出门。路上,爸爸在前面卖力地骑着,而我则蜷缩在后面的小车厢里。初升太阳的阳光撒在身上,让我感受到了早晨的温暖。
到了爸爸表演的地方,爸爸支起了两根长木棍,再在其上横放几根短木根,又将一块长方形的白布覆盖在上,并挂起一盏发着黄色光的灯,最后他从一古旧的木箱中拿出像纸一样轻薄的皮影人物,他小心整理着他们。然后等待着人们的到来。表演的时候,爸爸双手并用,熟练着舞动手指,在戏曲的映衬下,爸爸总能把每个人物表演着活灵活现,每次表演完,爸爸也总会说: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是神奇,虽只有尺寸之地,却能演绎四海之事。后来,我因学习走出了小镇,我也只能默默与童年的快乐挥手告别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听到皮影戏曲的声音了。
现在,我成为都市青年。但我还是向往童年的生活,无忧无虑地沉浸在爸爸的皮影戏中。每当我在手机上偶尔听见戏曲的声音时,我总会想起故乡的小家、妈妈的早餐、爸爸的皮影戏。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深刻。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