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头乌黑油亮的短发,干净利落;她,一身不失华彩的教师装,善良朴素;她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风风火火。她是谁?我敬爱的王老师。
之前似乎无法理解这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直到遇见了她,我才恍然大悟:这或许就是她吧!一个年过五十,大体已属“落红”的老人,仍精力充沛、沉浸其中地教着学生。她不是那“无情物”,而是“春泥”。况且她还是个有些“怪”的老人呢。
她怪,怪在穿着方面。一名教师,虽已享誉全校,闻名全市,却仍穿着那标准的教师装。有一次,她的学生前来看望,送了她一件名贵的衣服。她呢?转身转手就捐给了山区。那名学生和她的子女十分不解,她却不急不慢地、极感悲伤的说:“唉,不是我不穿,更不是那衣服我不喜欢,而是我穿了三十余年的教师装,已经习惯了呀!”接着,她又顿了顿,又兴奋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好多啦!能穿暖和了,但不能让他们小小年纪就穿奇装异服,我们身为教师的要做个榜样是不是?”这情景我至今难以忘怀,她的确有点“怪”呀。
她又怪,怪在教学方法上。每当期末考试之时,作业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班却恰恰相反,一天下来,作业不到一小时就能写完。还剩下半个单元没有讲,她也丝毫不慌,仍自顾自地讲授着方法。有时幸好有同学提醒,不然,课外知识积累恐怕要上一整节课。终于,有几个性急的同学忍不住了,他们跑来问她:“老师,还有一个星期就考试了,剩下的半个单元怎么办呀?”她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有所预料地说:“你们几个就留意吧,明天你们就会明白了。”
第二天,她组织了一次班内测,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我们全都明白了。原来,她一直在间接地讲授方法,让我们能透彻地理解,举一反三啊!这方法真有点“怪”呢。
她还怪,怪在性格上。为人师者,有的年轻、充满激情;有的中年、严谨认真;有的暮年而经验丰富。然而,她却不属于上述三类。她与我们相差四十岁,却深悉我们的心理。当下的流行事件,她也一概知道,你说她“怪”不怪?她就是有一颗孩子的心,常常表现出老顽童的特点。在学术上她也毫不马虎,甚至有些苛刻。为了弄明白一个单词的深层含义,她能熬夜到凌晨三点进行查阅。平时批改作业,连一个细节也不忽略。但她又兼顾了老教授的特点: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她从不讲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说每一句话都是重点。同时,她还要求我们积累课外知识,但我们发现,这些知识总能在考试时展现大用。顽皮而又谨慎,她的性格真是有些“怪”呀!
王老师呀!您固然“怪”,但“怪”出了正直与善良、严谨和智慧呀!即便在天涯海角之处,我也忘不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