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玲”,12点的钟声再次敲响了。老师,您真的应该休息一会儿了。
黄老师,您知道吗?我们班上的同学把您比作钟表里的秒针,我听到后也是很感动的。也是啊,在钟表那广大的家庭中,秒针虽然不是那么的起眼,但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它任劳任怨、永不停息地奏着欢快的乐曲在那里奋力的奔跑。而老师您终于职守、勤奋努力难道不正向那每秒针吗?黄老师,我们这样比喻您,谁会有疑问呢?又有谁会有疑问呢?您作为一位乡村代课老师,却与公办教师一样披星戴月、辛苦耕耘。但您的工资,却也只是公办教师的八分之一。而您却一点儿也不因此而自卑。反而比公办教师还要更努力。正因如此,您的教学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出众的。也正是在你精神的影响下,全班同学也都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您辉煌的教学成绩和获得的光荣称号,就像是一架天平衡量了您的人格,衡量了您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您的年轻气盛。勇于教学创新。探讨出许多农村教学的良法。是全乡出名的素质教育的促进者。校长也经常说,您一工作起来简直就不要命,难道您的这种精神不正是秒针的精神吗?
黄老师。同学们将你比作成秒针,其实并不过分。我也知道,在乡村,不少教师将教学与农作之间画上等号。而您却与众不同,把教育看的高于一切,因为您有坚定的信念:教书育人,做一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也正因如此,不少人说您能干,是位好老师。但是您的家人们却说您很傻。说实话,我有时也觉得您很傻。为了教育学生,您顾不上自己家的田地,放学后,您还要在学校里批改作业,备课。有时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星期天,您又要创办“乡村学生家长素质培训班”,开设“家庭小学堂”。因此,您家里的十亩责任田荒了,您的也妻子常常抱怨你,恨不得把您开除家籍。
黄老师,您“名利浮云不屑求,教书育人度春秋”的这种高尚的品质与秒针难道还有什么两样吗?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