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我的城市日渐空虚——那是因为一份一年一次的归乡之路的约定。在外的人们总会奔赴千里之外,只为慰抚那份思念,直到到达。
从腊八盼到小年,我们家返乡过年的长征之路开始了。母亲在车厢里清点着行李,送给外婆的毛衣,我看着那反复摩擦起的衣角,生怕毛衣厚,不过家乡的寒风,生怕它守护不了外婆单薄的身子——依稀间,我又想到了外婆送我的那双棉鞋。
小时候不好好穿鞋,光着脚满家跑。这是,一只带花袖套,起满老茧的手便会拉住我,她缓缓俯下身,郑重的一次一次帮我把鞋穿好,传来一阵慈祥的声音:“这可不行,这么薄,这可不行啊……”外婆抬起头眯着眼睛笑起来,每一寸弯曲的皱纹都流淌着温柔。
最终,他送给我一双深蓝的棉鞋。鞋口用黑色的绒围着,似乎在怎么样也挣脱不了这双鞋。织线细密的不在鞋表面上,棉鞋厚实的质感令我至今都无法忘记,像是外婆在暖炉旁,一次次烘烤过一样,她用一针一线伴我走过腊月,伴我走过童年。
我也摸了摸那件火红的毛衣:“很暖和,外婆应该不会再冷”穿上这双鞋,我走过千山万水,穿上这双鞋,我走过坎坷曲折,如今,他会带着我到达我最思念的地方。
我们在深夜出发了,浑身都充满了兴奋。我们在车窗前欣赏车流闪烁的高速公路,在车厢畅聊故乡的趣事,遇到服务区就停下来一口寒彻骨的水,在烟雾缭绕的热水台泡一杯面。服务区里的人都汹涌着一份思念,而这群思念像是漂泊的浮萍,坠落的枝叶,一刻不停地盼望者到达。
夜色中,我们从睡梦中被唤醒。窗外的风景熟悉起来,那片乡野纯净的星空,散落在漆黑的如打翻的墨上,,星星点缀在一排排远山之上。我看着远方密布的房屋,努力的寻找外婆家的房子:白色的,有窗,两层,有个不小不小的庭院。我在千百座低矮的小屋中苦苦寻觅,哪栋都行,在哪栋都不是。
突然,我怔住了,记忆里的画面与现实慢慢重合。我看见那把小马扎,那铁窗前泛灰的红福字,看见庭院门口昏黄的灯光下,外婆早已驻足等候的身影。只一眼,我明白了,我万千的思念都已经到了归宿!
那份足底的柔软,忽而热温了周身,久久不散去。我只说了一声:“外婆,我回来了。”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