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来了嫣红柳绿,却仍会秋叶瑟瑟,宫门朱墙被精心雕琢,却仍会蛛网满落,白玉石阶载过帝王记忆却依旧不复所存。——题记
历史上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有春风得意的,有凄凉孤寂的,有平步青云的,也有官场失意的。而我最心疼的文人便是李煜。李煜,南唐李后主。世人对他的评价往往是:“优秀的诗人,祸国的帝王。”我也时常惋惜,若李煜没有登上那九五之位该多好,这骂名也就不用他背了,想着想着我便进入了梦步。
再睁眼,眼前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我有些诧异这是哪里?不远处有个身着华服的男子,我走过去,想询问这是何地,却不料我的手径直穿过了他的身体。他看不到我,我也触碰不到他,我仿佛是游荡在这世间的魂魄。此时我应该着急才对,可那男子身上有种特殊的魔力,让我移不开目光,我竟也被抚平急躁,静静的望着这名男子。
他衣绣云鹤山竹。用料奢华长相俊美不凡,一双眼睛犹如深潭。我猜测着他的身份非富即贵。他手持酒杯,共月饮酒。这一瞬间他给我的感觉很遥远,他身上是浓浓的距离感,不动声色间有一种清孤与无奈。
远处一个年纪略小的青年疾步走来眼眶微红,对那名男于说道:"皇兄,陛下,陛下他……”话都没说完便呜咽起来,男子一怔,酒杯落地,溅起的酒花湿了男子的衣袍。“从善,这是何时的事?”我心下一惊,从善?那不是李煜之弟吗?那这名男子是……李煜?!
李从善不知又与李煜说些什么便匆匆离去。李煜在原地呆立了很长时间,又席地坐下,仰望皓月,面上尽是悲凉之色。他无人诉说,唯有对月一诉心中愁苦,他似在喃喃自语,又似在与月倾诉。我凑近,听到他说:“我爱的是山林翠竹,是那风花雪月。不是这万人向往的皇位。可这是我的使命,这是我应担起的重任!我朝形势险峻,国家可能会败在我手里,我会成为千古罪人,可这是我应担的责任啊……”
画面变的模糊,眼前景物破碎,再重新疑聚,是另一副景象。李煜身着帝服,佩帝冠,单手执诏书,伫立在白王宫阶前。宫阶尽头,是雄伟的宝殿。他一步步踏上宫阶,走的极慢极慢,仿佛肩上背着千斤的担子。的确,他肩上担着整个南唐,这个路不是他情愿的,可这又是他不得不选择的宿命。
眼前景物再次模糊,一片战火出现在眼前。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目光所及之处,血流成河。耳边充斥着人们的哭喊声。硝烟浓处,隐约一位帝服男子,他衣衫破碎,白净的脸上尽是血污,他眼神迷离,无力的跪在地上。
又是一幕,他再次面对明月,远眺故国,忆起年少,不紧吟出:“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曲作罢,空荡的宫殿上是他冰冷的笑颜。三尺白绫,一杯毒酒,眼角珠泪划过面庞。滴在地上的一瞬,时光定格,宫殿随风化影,不复真切。
自梦中醒来,我缓缓从床上坐起,心中思绪万千,世人皆道李煜无用,却不知他的心酸,他的苦楚。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耳边又响起虞美人的调子,一曲终了,余音未止。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切。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