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不能理解我的哥哥。
这感觉不知从何而起,似乎很早就有了,每次瞥见他,心底就产生些许不安。兴许源自他的性格、思想、行为习惯,皆与我大相径庭。
我不愿——却不得不承认,他确是有几分英俊。瘦削的脸型,尖锐的下巴,挺立的鼻梁,使他格外冷俊出众,颇具男子气概。浓密的黑发泼墨似垂下,野树根般杂乱不堪,疯长一气,还有几绺鬈发搭于耳后。眉梢上扬,似有条不紊的尖针,井然排列,藏匿其下的是深邃锐利的眸光。
如此轩昂之面孔,自然招惹上不少女生的目光——自小学起,到初中,直到现在,也无非是这样。甚至我有一些同学对其也颇为感兴趣,到令我相形见绌了。
就常理而言,这样英俊潇洒之人,自当集尊贵、优雅、和气、大方于一身。然而很可惜,我这位兄长却生就脾气不好,认为不合情理之事便直言不讳,诘问他两句就会扬眉毛,一身火药味,不定期爆炸,实属危险。
这在某些地方就很能体现了,比如我问题目时。
他先是接过题目,大致扫一遍。这时他的脸色还不大难看,耐心地给我解释:“你看,这题……你只要……所以答案是……”而我呢,则站于一边,完全像身处不同维度,努力辨识着不属于人类的独特语言,直到他不说话好一段时间,才恍然意识到他说完了,至于说啥,就完全听不懂了,顶多草草潦潦抄个答案。
这时他会问一句:“你听懂了没?”我便条件反射般点点头,他突然又说:“那你再讲一遍。”这下我便茫然不知所措了。
他只好耐性子再讲,可脸色没那么和善了。直至最后他脸上阴郁的可以挤出水来,我还是没弄懂。他只好鉴定我完全就是朽木不可雕也,把我扔出书房。
印象中我哥最和气的那段时间,当属他四五年级时。那时我刚上小学,家离学校较远,徒步要二十分钟路程,于是带我去学校的“重任”就担在他身上。每回上学路上都很少有人经过,唯有我身前那道不断前行的身影,使我产生点慰藉。尽管当时我并不太喜欢他的阵阵催促声,但也未曾想到,那急切声音里无限的关心,与浓浓的兄弟情。而那抹坚实的背影也刻在我记忆里,刻在我人生路上,提醒我别停。
实际上我有很多事情都是效仿我的兄长而来的,诸如钢琴,诸如绘画,诸如围棋,等等。甚至我的衣着服饰都在向他模仿,口味也要与他保持一样。这也无怪于每次他问我要吃什么,我会下意识回一句跟你一样,而惹他厌烦了。
记得有回他与父母吵架,愤怒的说自己只是个“实验品”,这话我却不大认可。他更像我的引路人,他接触我的时间更久,他所教会我的甚至远远多于老师,父母。没有他,我想我可能不会对这世上丰富的一切抱有热情。
如今每次看到他一脸阴沉的样子,我脑海中又浮现出曾经我受人欺负时,他挺身而出,愤怒瞪向那人的模样,心下的异样竟也烟消云散了。
我想这便是所谓兄弟,他也许不善表达,但他总能在你需要时站出,挡在你身前,他甚至可以理解那些连父母也无法了解你的地方。
我的哥哥,他当得起一个好兄长。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有自己的思考。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