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饺子

三年级 写人 918字
2023-10-13 18:43:41

母亲生在南方,后来曾经跟随曾在南方当过兵的父亲来到北方。

我常常想,母亲当初是怀着怎样是一般的柔情,带着南方女孩特有的秀美和灵气,藏着对未来真挚的期盼,牵着父亲的手,踏上那列晃晃荡荡的火车的。尔后,母亲便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媳妇。

说她地道,也有些不尽然,母亲永远都定格在北方与南方之间。她在努力将自己融入北方的同时,也执着的保留着南方人独有的气质,比如说母亲包的饺子。南方人一般不太爱吃面食,自然饺子也吃得少。据说,母亲刚来的时候曾创下看饺子整整5分钟不忍下口的记录。然而,不忍归不忍,母亲知道,学会包饺子是她做北方媳妇的第一步。

母亲学包饺子过程至今还让邻里老人们津津乐道。母亲曾经那双包过粽子,做过糍粑的手,似乎在包饺子这一方面并没有多少优势。经她的手包的饺子,煮出来以后,不是变成一锅粥,就是半生不熟,令人难以下咽。对此,母亲有自己的见解,她说:“前者大补,后者养颜。”于是,家庭的欢乐气氛便被母亲的这句话带入了高潮。

母亲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每次家里人包饺子,母亲总是不请自来,插上一手。包好包坏且不说,光他那份认认真真的劲儿,便让人不好拒绝。渐渐的,母亲竟成了家里包饺子的骨干人员,包的饺子也越来越中看,越来越秀气。

当然,这些都是我出生以前的事了。现在,母亲包的饺子经过十几年的演变进化,已是大家公认的精品了。他们说,母亲是用北方的面包,南方的饺子。这话不错,母亲包的饺子不仅馅美皮薄,而且用它独有的小巧玲珑承载了南方人特有的灵秀。

现在,每当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母亲便一定会献宝似的端上经过自己改良的饺子。母亲是经不起夸赞的,谁要是在此时称赞他两句,她定会红霞满面,用南方人甜美的声音喊着,“别说了,别说了,再说就不给你们吃了”大家便哈哈大笑。这时父亲常常不失时机地插上一句:“你呀饺子包的再好,也还是南方人。”此时母亲一定急得直跺脚,大家却开怀大笑。

岁月的风霜并未给母亲染上过多的痕迹,他仍然像年轻时一样美丽。美丽的母亲尝试左邻右舍谈论最多的话题,谈她的恬静,谈她的秀丽,谈她的温柔,谈她

的孩子气。这一切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的母亲原来是北方粗犷而豪迈的空中散下的一丝细雨,滋润着周围每个人的心。我深深的爱着我美丽而温柔的母亲。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丰富,而且细致。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