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泡一壶花茶,在渐渐升温的水中,花茶慢慢地舒展着,像含羞的少女抬起了美丽的脸庞,雾气也逐渐扩散到房间中,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迎面扑来,这时耳边响起一首熟悉的曲子:“昨夜雨疏风骤浓,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过花茶层层的雾气,我仿佛看到了踏着鲜花而来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就像一朵明媚灿烂的山茶花,生活中充满了青春的色彩。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李清照和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喝着小酒,划着小船,在风景优美的湖面上欣赏着美景。无奈小酒喝的有点上头,微醉之中,她们竟误将船划向了荷花的深处,她们笑着,闹着,急忙调转船头,惊起了一大片在湖上栖息的鸟儿。她用诗词记录了那晚的场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时,一个活泼俏皮的少女似乎在和我打招呼道:“走吧,我们去划船。”还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和一阵清香。
婚后的李清照就像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享受着家庭生活带来的幸福和甜蜜。她和丈夫赵明诚两情相悦,并且志趣相投,他们一起收集金石字画,写诗。当赵明诚在外做官久未归家时,李清照只能用诗词写信给赵明诚,表达相思之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清丽淡雅的女子坐于窗边,两手托腮,双眼凝眸,深情注视着远方,这种相思之情是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的。即便是强颜欢笑,舒展眉头,怎奈,心中又泛起了下一轮的思念之情,古今同理,今日之人又何尝不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中晚年的李清照更像是在寒风中矗立的梅花。她本为一柔弱女子,在看到山河飘零,百姓流离失所,而南宋朝廷却只顾自己逃跑,苟且偷生的情形时,提笔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时我看到一位关心国家命运,凛然正气的巾帼形象。她作为一个女子,不能像岳飞一样上战场杀敌,也不能像辛弃疾一样参与国事,但是她却用笔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活着就要为国家建功立业做豪杰,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它像一朵寒风中被吹落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那个女子被压制的封建社会,李清照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意外,她并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用笔书写出一首首精美的诗篇,穿越千年历史,伴随着阵阵书香,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激荡着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