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风云人物

三年级 写人 1198字
2023-07-17 20:38:54

我是外婆带大的。但怎料这个头发花白,戴副眼镜,斯斯文文的老太太,年轻时曾乃老家一代“叱咤风云”的女中豪杰。

在家中买菜、烧饭,似乎埋没了外婆一身过人的技能。不,就是埋没了。她常在一家人吃饭时讲自己过去的故事。

外婆个子很高,身材笔挺,外公调侃她:“以前天天不读书,就知道打篮球!”我才了解到外婆中学时是县里头的女篮队员,当时打球的女生还特别少,每个学校只零星一两人,“拼拼凑凑,成了十六人的县队”。

讲起过去的训练与比赛,老太太顿时眉飞色舞,难掩兴奋:“那时候,在球场上那叫一个冲啊撞啊,你是没看到咧!”。外婆说,她起初只是学校的女篮,但“投三分特厉害”,于是便被提拔进了县队,据说还代表县出征,拿过十个县里的第三名。那时的外婆,是球队里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

那年,外婆十四岁。

见外婆讲得手舞足蹈,外公一句挪揄:“你外婆当年和队友们去外地打球,花钱大手大脚的。”“那怎么能叫乱花钱呢?”外婆眉毛一挑,反驳道:“姐妹们几个5块钱一桌菜,吃吃螃蟹聊聊球,不要太开心哦!”原来球队的每一次庆功宴,都是外婆请客。外婆讲这些事时,两眼闪着流连的光,讲得大声,又笑得酒脱。一如当年那个不羁又放浪的少女。

外公说,外婆和自己“谈朋友”后,还在打球。于是外公也常被勒令去观摩,顺便“端茶倒水”。外公是名副其实的书生,文文弱弱,我能轻而易举地想象出这般画面:球场上的运动员意气风发、挥汗如雨,篮球架上靠这个瘦高的观众。球场、篮球、二人,被夕阳的余晖笼了去,又被岁月的尘埃拂了去。

但外婆真正在老家的大街小巷风云起来,还属她学车那会儿。外婆学的车可不是普通的汽车,而是机车一一那种隆隆作响、一骑绝尘的摩托车。当时女人学机车可不多见,外婆是全镇第一人。但,这还不够。如今,外婆顶一头染得乌黑的卷发讲起自己与机车的故事:当时跨越浦江的大桥未建成时,外婆和车友们皮衣一拉、头盔一套,跟上车,就这么顺着未竣工大桥桩上铺的木板子,轰鸣着驶去了浦江对岸。外婆比了比当时轮下的木板:只有一个小臂宽。“当时还被凤凰台报道了哩!”

这是那个时代多少人没机会干成的事,多少人不敢去干的事。外婆做到了。从此,她成了老家一代的风云人物。

那年,外婆十八岁。接着,二十出头的外婆去当了民兵。后来,外婆和外公结了婚,有了稳定的家庭,稳定的工作。再后来……

似乎也没有后来了。工作束了外婆的手,婚姻定了外婆的心,时光白了外婆的头。

如今,这个一头利落短发,在老家叱咤一时的风云女子,已经满头华发。外婆留了四十年男孩发型,染了二十年黑发。但现在,不染头,不烫头了。

工作、婚姻、时光……它们磨去了这个风云人物最犀利的棱角,却怎么也掩不去她刺眼的光芒。那些年,年轻的外婆,干了多少那个年代的女性没有机会、没有能力、没有勇气干的事。而今,七十余岁的外婆,依然不时打打球、利索地忙里忙外,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她不顾他人眼光,就这么大声笑着,大声说着。

时光,终究奈何不了这位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