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上有一位神秘而令人难以捉摸的小男孩,被同学戏称为“红孩儿”。看他那娇小的身材,宛如一只肉丸子,却满身肉感。他的白皙肌肤、大眼睛和圆润的脸型,让人想起个解压玩具,忍不住想去捏一把,可谓是可爱之极。
或许会有人感到疑惑,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怎么会被称为“红孩儿”呢?接下来请听我慢慢道来。
一进教室,他就开始啃手指,自顾自摇摆着扭动着,浑然不理别人。他到座位之后,桌子上整个乱糟糟的,墨迹斑斑,揉皱得像腌制蔬菜的语文课本。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在上面讲得梦幻般美妙,同学们的思维陷入了课堂,而他却拿出一本课外书,饶有兴致地翻动着。他把笔放在嘴里咬着,把小肚子调皮地一挤,仿佛在向着笔口诉说了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语文课结束了。他马上冲出教室,一个人在走廊上到处乱跑,撞到了许多同学。并且时不时用双手来抓住别人,不愧像一个热衷于捕鱼的农夫!
不久之后,他回到了座位上。可惜,他总是怨恨桌子的大小,希望能够坐的更加宽敞舒适,因此拽动前方同桌的桌子,所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霸王。
愉快的一天渐渐落幕,放学令人兴奋。他站在队伍中间,忽然停下,仿佛已然做好了倾泻而出的准备。在几秒钟后,他像解放了一般直冲前方,猛地撞向同桌身上,后面的同学也跟着倾塌下来,有如连成一片的多米诺骨牌。但是,这似乎并未让他感到满足,他依旧大喊高歌,唱出了一首华丽的歌曲,用超声波攻击似地使人尖叫不已。
可怜的小家伙,被同学们嘲笑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他像一座神秘的宝塔,让人们始终难以摸清内部的奥秘,仿佛连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何等复杂的灵魂。当我们用思维去拟人化他的行为,他就像善良却粗枝大叶的贪吃蛇,会不断地吞噬,蠕动和摆动,却造就了一个当其本人却未能察觉的神话。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优美。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