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夜,我偶遇了一个没有看过却又熟悉的的电影《海蒂和爷爷》,猝不及防,泪水打湿了这个平静的夜晚。说熟悉是因为海蒂这个角色。早就深入人心,我多年前就在电视上看过。后来又找了书看,绝对的书迷没错了。
由瑞士作家约翰娜.斯比丽创作的小海蒂,已经141岁了,百年来在全球拥有庞大的读者群。让人记忆深刻的影视作品有1937年秀兰.邓波儿版的电影《海蒂》、1974年宫崎骏版版动画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等。
这些作品都进来改变,但大体差不多。海蒂自幼失去父母,被姨母带到阿尔卑斯山投奔爷爷。爷爷脾气倔强不乖,而海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他用自己的天真善良打动爷爷。可好景不长,相依为命的祖孙建立了一次分离。海蒂被带到法兰克福与一位贵族小姐相伴。他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但心里却一直牵挂着爷爷。终于得了思乡病的她被送回阿尔卑斯山,与爷爷团聚,并且得到了新的成长与收获。
多年后再看关于海蒂的电影,虽然情节已烂熟于心,但我却完全沉浸其中,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小时候着迷海蒂的天真与际遇,长大了却更注意爷爷这个角色,沉默而深沉的爱,无怨无悔的付出,这都是年幼的我没有注意到的。
海蒂的爷爷不识字,当村里人让他送孩子去读书的时候,他嘴上不在意。表情却说明了一切。待海蒂重返阿尔卑斯山,他毅然从山上搬回村里居住,好让海蒂去上学。我立刻想到了我的爷爷,他是位老红军,出身贫寒,饭都吃不饱,更别提上学。然而我记忆中的爷爷安静慈祥,闲暇时看报纸。后来我才知道,爷爷是在转业后学习识字的。工作很忙很累,但它利用时间里的碎片很快就学会了看书,看报。
三岁前的我天天坐在爷爷的腿上,听他讲书上的故事,讲啊讲啊,美梦就会找来……
对着电影中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看到海蒂与爷爷紧紧的拥抱,想起那个爱我的老人,眼泪如泉流,思念波涛。时光带走了我的爷爷,留下了他的爱,永远在我的脑海里。而电影里,海蒂和爷爷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那里,无论再过多少年,都一样,感人至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立意独到。作者在文中分享了自己看过影片后的感受。作者的感悟不仅真切,还颇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