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处

三年级 写人 626字
2023-04-03 21:26:43

我已记不清父亲送我上下学时的感觉了。自打我上了初中后,便是独自上下学,每当放学时望着有父母接的同学,我的心里是止不住的羡慕,总是暗自感叹道:“有父母的接送真好。”

冬日的天黑得很早,放学时的天空总是墨黑色的,仿佛是铺满了墨水的宣纸。寒风吹过树梢,寥寥无几的树叶被吹的直打颤,也吹在我的脸上,灌入衣领中,如同刀割,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拉上口罩,缩着脖子,加快脚步。

与我同行的有同桌,她的小嘴叭叭说个不停,我的头在一旁快摇成了筛子。“真羡慕你啊,你的父亲那么关心你。”我疑惑的看着她,不可置信:“开玩笑的吧?”“没有,我好几次都看见你的父亲在那个拐角处看着你去学校,等着你回家。你不知道吗?”我摇了摇头,表示不信,心里却是半信半疑的。

第二天早晨,父亲提醒我多穿点衣服,带条围巾,我点点头,带着早餐走出了家门。我时刻注意着身后的动静,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我的注意。在我感觉距离够远,转头望向那个拐角处时,真的发现了父亲的身影——他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地向着家的方向走去,那黑发中夹杂着根根白发深深刺痛着我的心。

我第一次感觉到父亲老了,他挺直的腰板弯了下去,手脚也不像以前那么利索。皱纹、白发、松弛的皮肤、浑浊的眼睛、下降的听力……他为我操心了太多,以至于岁月如此早地就在父亲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我的眼眶湿润了,心中有一股暖流在暗暗涌动,也许这就是父爱的温暖吧。

我是迟钝的,连同学都知道父亲对我的爱,我却不知。如今,我感受到久违的父爱,是温暖的,就再也不愿失去它了。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清晰,取材独特,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真切。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