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冬,风像利刃般泯灭世间的生机。我和妈妈一同去修鞋。
依稀记得那是个街角的小店,因年代久远,小店上的牌匾已老旧地泛黄,木质的门把上挂着一块古铜色的风铃。我们轻推开门,一股暖气便随着风铃的叮咚声扑面而来,驱走了干燥冰冷的北风。杏里的男人仰头望向我们,见是客人,腾的一下站起,微笑得看着我们。
“客人好!进来坐!”
那人热情地眦着牙笑,憨憨的样子把年少的我逗笑了,那人“奇怪的大人”也跟着我一起笑,顿时小店里充满了质朴友爱的欢笑。他请我们坐下,转身进了里屋烧了一壶热茶,用两个干净的杯子端到我们面前。那是我喝过最暖的茶,清新的香气中透出了丝丝香甜。见我们安心坐好,他也开始了工作。
我终于仔细地观察了面前的男人。他头发灰黑,短短的寸头根根直立。五官精致、皮肤黝黑,却像经历岁月风霜般,在脸上刻出了深浅不一的痕。可那都成了他笑容的陪衬,自我见到他,他就一直在笑,像是会有什么好事发生。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要干这般平淡的工作,一边抬眼扫视他。衣着整齐干净,扣子扣到顶,还有......一条空着的左衣袖。我沉默了。
间隙,我也在倾听母亲与叔叔的对话。他三十出头,在几年前的意外中失去了左手,随之跟着离去的便是他的工作。他并没有像命运低头,靠顽强的意志学会了修鞋并开了店。他说:“人嘛,总要向前看的,怎么能轻意屈服于天呢?”他也这么做了,而且因为待客有礼,乐观爱笑收获了许多回头客。
说到这儿他又一次咧嘴笑了。我看着眼前这个“傻男人”不尽佩服于他的桀骜与不屈。这个被上帝钉死门窗的人,却凭毅力为自己破开了一个出口,为自己的生命洒入了一束光。
这个低头修鞋的人在我眼里早已发起光,那是一种不会向命运低头的倔强的光。
最后,他抬起头,将那双鞋迭给我们,笑着目送我们离开,脸上的笑照亮的严冬的天。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