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记起,儿时,鬓发泛白的张大爷,是贫困潦倒的,但是他有一方小小的菜地,一年四季张大爷的身影都在菜地中若隐若现。
张大爷慈祥的笑容我是很有印象的,布满皱纹的脸对我一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我记忆犹新。他的背是直不起来了的,我问过他,他说这是常年去菜地劳作的结果。我便追问他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去菜地,张大爷的回答也让我逐渐了解他。
十几年前,张大爷的老伴就去世了,膝下无子女。村里的人都劝他领个养子,以免孤独,老了也没人照顾。张大爷坚决不去领养孩子,他当时是笑着说自己太穷了,养不起,把他养了回来,说不定还让他受罪。有那么一段时间,张大爷沉浸在痛失老伴的悲伤之中无法自拔,菜地的菜也就枯死了。之后他碰见过一个乞讨的孩子,出于怜悯之心给了他一些饭,孩子知道张大爷是一个好人,经常来他家乞讨。张大爷再次出于怜悯之心,看他实在是太可怜了,于是就把这个孩子收养了。
张大爷也逐渐从痛失老伴的阴霾中走了出来。
村里的人们看到张大爷那方小小的菜地渐渐绿了起来,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菜一一那是他想送孩子上学。张大爷觉得收养这个孩子,就应该对他负责到底。于是他开始凑学费,他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一一还是不够。他把坚定的目光投向自己的菜园一一他要卖菜攒钱送孩子上学。他开始精心打理菜园。严寒,凛冽的寒风吹着他一阵热辣辣的痛,用吹热的手摸了摸冻得发紫的耳朵;酷暑,劳累的汗水缓缓流过他的脸颊,汗流浃背的他抡起锄头松着土。他的背也渐渐弯了起来。
那年,张大爷终于攒够了学费,送孩子上了学。
如今,张大爷老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可他依旧天天在菜地里工作。他说,他希望在外地工作的养子,能够吃到最朴实无华,最健康的菜。他也会时常给自己的孩子寄菜。
恍惚,张大爷的身影与爱重合,弯曲着的背,凝聚着深沉的爱。虽不是亲生,却忘乎所以地爱他,世间能有几个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敬佩,在我体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