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静静的站在雷锋墓前,望着缓缓飘落的叶子,思绪翻飞。
或许是秋天多了几分落寞与沉寂,总牵出人们千丝万缕的愁绪。秋霜染黄了杨树的叶,满地的落叶。每当看到此情此景,总会不由的想起那个可亲可敬的人——雷锋叔叔。心中激起一腔热血,温暖了微寒的秋天。
我曾做过这样一个梦,梦中萦绕着梦幻的气息。梦中雾的深处,站着一个穿着绿色军大衣的人。他停下手中的活招呼我过去,而我却怎都无法到达他那儿,我的梦像是鲸鱼搁浅了一般上不了岸,又无法沉入那寂静的海底。
几次梦回,猛然间发现原来那竟是我最敬佩的人的身影——雷锋。他悄悄地路过人间,用自己的双手为人民服务。他的奉献化作丝丝暖意,温暖世间的人。未来很远,向广阔无垠沙漠里一片迷雾,不知何时才能探寻他的踪迹;未来很近,世间的时光从未停住,一路前行,带着雷锋叔叔的光和热情一直延续着。
他在短暂的生命里为人民做出了许多好事,自己省吃俭用,对待别人却慷慨大方。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的事迹如同星星之火,点燃华夏儿女的心。
岁月伴着时间穿云而过,走过落日余晖,跨过星河流转,雷锋踏上征程与归路。他身上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灿烂无比。雷锋,这个朴实物化的人,他默默地付出,似春雷初霁时花开满枝,从始至终,寂寞无声,一如既往。
春日初长的野草和盛开的桃花,夏天迅疾的骤雨与不息的蝉鸣,秋天飘洒的菊花与火红的枫叶,冬日磅薄的朔雪与凛冽的寒风,都是有时限的。尽管从前车马慢,但是雷锋依然家喻户晓。心中承袭一缕夙愿,唯愿雷锋精神不被更替的岁月抹去,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别像鱼儿搁浅于滩,被大海万却,没有了归宿与寄托。
这帮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值得永远的纪念。我们始终坚信雷锋精神不会消失,有那么一群带着红领巾朝气蓬勃的少年,他们会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从而感受真正的快乐,或者生命的嘉赏。
秋夜的星光洒入眼底,远处,杨树叶子黄了,风一吹,飘在空中,最后落在土里。"落红"不是无情物,只是为了化作春泥更护花。我静静地躺在床上,伴着片落叶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梦中有一张令我敬畏的脸庞……
今夜,我的梦不再被搁浅。
教师点评:小作者在文中借谈及对雷锋和雷锋精神的认识而表明自己对雷锋同志的敬仰之情和对继承雷锋精神的坚定决心与志向。以梦境作为引入的构思呈现出了梦境至梦想的转化,文章因而在积极昂扬的主题和热切深沉的情感基调中更多了浪漫主义的情怀与色彩,别具感染力。不过,作者为文章拟题“不被搁浅的梦”,虽然别出心裁,但对这一题目的把握和呈现却“稍欠火候”。结合词义和语境来理解,“不被搁浅的梦”更指向“让梦想不是一场空而是成为现实”,那么文章围绕梦想的萌生、对梦想的认识和对如何实现梦想的思考进行展开,则更为契合贴切,也更具可读性和条理性。但现在在文中,“搁浅”总和“鱼”一起出现,意在点题,实际上却改变了“搁浅”在题目中的深厚意味,这也让文章出现了主题模糊、思路不清的问题。作者还需再做思考、明确,对文章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