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人物,他出自于《骆驼祥子》。文中描写他是一个“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里生动地概括出祥子年轻健康、充满朝气、朴实可爱的外貌特征。可是,当你读完整本书后,会发现最后的祥子与刚开始判若两人,这期间祥子究竟经历了什么?下面,我们就通过祥子的“三起三落”来介绍他的经历:
一起
祥子十八岁那年,带着一身的力气和渴望出人头地的理想来到北平,成为当时的一个一流车夫。和大多数车夫一样,祥子也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凑够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
一落
祥子买上新车才半年,就遭遇了不幸。一次,祥子怀着侥幸的心理贪图高车费往清华拉人,结果被军阀队伍抓去,车子也被抢走。他们在路上看见有几个扛枪的士兵牵来几匹骆驼。半夜,远处传来炮声,他趁着营里混乱,摸黑找到了那三匹骆驼,逃了出去。
二起
祥子逃出去后,把骆驼卖给了一位老者,换来了35块钱回到北平,由于在梦话和胡话中道出自己与三匹骆驼之间的关系,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祥子回到人和车厂后,受到了车厂主刘四爷和其女儿虎妞的热情款待。祥子在刘四爷那租了一辆车,又开始拼命攒钱,只为重新买一辆新车。
二落
祥子拉上了包月,但雇主杨家的两位太太实在是尖酸刻薄,虚伪亚俗,这让祥子无法忍受,仅干了四天就辞职了。回到人和车厂,虎妞请祥子喝酒,酒后,祥子迷迷糊糊地做了错事。事后,祥子的内心十分矛盾,同时还有点害怕。在西安门,祥子遇见了曹先生,并决定去曹先生家拉包月。可在一次拉车时出了意外,祥子和曹先生都受了伤。好在曹家人并没有责怪他。还有一次,在小茶馆等曹先生时,遇见了小马儿爷孙俩,二人的生活状况又给了祥子沉重的打击。又一次,祥子在拉曹先生回来的路上被人跟踪,在去给曹家人报信的路上被孙侦探抓住,在孙侦探的威逼利诱下,祥子只好把辛辛苦苦攒来买车的钱都给了他。走投无路的他又回到了人和车厂,任由刘家父女摆布。在其他车夫眼里,他成了一条巴结刘四爷的狗。
(其实这里的”二落“又能分成四个“落”:一、祥子酒后做错事。二、祥子拉车出意外。三、小马儿爷孙俩的遭遇给祥子以沉重的打击。四、孙侦探骗走了祥子所有的钱。)
三起
祥子与虎妞成了婚,一段时间后,因为刘四爷将自己的车厂卖出,虎妞失去了“没钱就去找刘四”“反正车厂还是我的”等想法,只好花一百大洋从隔壁二强子那买了一辆旧车,祥子又开始了拉车的生活。同时二人还认识了小福子,在虎妞怀孕期间,小福子一直照顾着虎妞,给祥子减轻了不少麻烦。
三落
虎妞最终还是因为难产,带着一个死孩子没了气。为了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被迫卖掉了车,且花掉了身上几乎所有的钱。祥子与小福子告别后,去到了夏家,却被夏太太引诱,又做了不该做的事,还患了病。病后,祥子几乎变了一个人,身上的那股正气没了。他来到曹家,曹先生愿意帮祥子的忙,祥子跑去找小福子,可小福子却早已上吊自杀了。在那之后,祥子屈服于现实,变得懒散和狡猾,甚至出卖了朋友,终于混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看完祥子的“三起三落”后,我们不难发现,祥子的经历跌宕起伏,如过山车一般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作者老舍通过祥子这一个虚拟的人物形象,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寄予了作者深切的同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有条理性,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细腻。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