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院清晨,丝丝微风拂过映月湖面,夹杂清脆的鸟鸣,一位和蔼的老人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在绕着湖沿散步。这位老人便是映月湖的命名者,也是我写作实训的导师——张蕴华。
我与张老师相识时间并不算长,只是匆匆几节课,初识时,她戴着一副方框眼镜,拿着一个红色水壶,脸上有着淡淡的笑,牵起的小褶子显得十分和蔼,虽然感觉她人挺好,但我还是隐隐担忧她的教学方法古板,做事慢悠悠 。但很快张老师便让我突破了对年长教师的刻板印象,她讲课十分生动有趣,竟还夹杂些网络热语。张老师教学热情,此时她更似一位年轻女青年在讲台谈笑风生,仿若一切尽在掌握。
张老师是大学写作的导师,教书有着二十多年的经历,写作功夫自然十分了得,在我有幸得加到张老师的写作公众号时,我内心十分欣喜,一口气读了十几篇文章,本以为张老师的文章会是词藻华丽,有如山中仙人不食人间烟火,但恰恰相反,张老师的文章词意朴实凝练,平易近人,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她潦潦数笔勾勒出母亲送棉鞋的温情,让第一次出远门求学的我时常想起我奶奶的面庞;她对莫老的事例的记述,令我体会到浓浓的师生情;她勾画出与女儿的家常,让我沉浸于家庭的温馨。“月蕴芝华”这个笔名在我心中烙下了印记,心中也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章。
在后来的几节课中,我了解到她的光辉履历,令人心生钦佩。上大学时,张老师由于自身能力突出,被破格留校任教;写出多篇著作被出版登报;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学生获奖无数;是国画大师莫麓云的得意门生……张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蓦然高大,成了我心中的榜样。
张老师已快到花甲的年纪,但她始终保持着教书育人的热忱,在短短几节课中,她常说的是得分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学到知识,她总孜孜不倦地为我们扩展知识。我从张老师身上看到了老一辈的认真负责,也看到了青春洋溢的教学方式,她是那样的光彩夺人,那样的和蔼可亲。
我来到城院,曾对前途迷茫过,但现在,张老师的身影始终指引着我,我想成为一名像张老师一般的人民教师,也能桃李天下,用笔触感受世界。
月蕴芝华,心之所向!张老师,我心中的好老师!愿映月湖旁遍种桃李!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饱满。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