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陪着我们长大的人,终将老去,我们也终将只能暗怀悲伤去思念他们。
——题记
您是否知道,我一直很想为您画一幅素描,想用我的笔勾勒出陪我走过童年的您,用我的线条诠释您那无法言语的爱,用纸把我对您的思念记载。可是,当我取来纸和笔时。我却迟迟下不了笔,我突然想起,我竟没有认认真真地端详过您的脸,那往日里一下清晰的面庞,此刻却已模糊了五官的轮廓,唉,我真是……
这究竟是怎样一张脸?在记忆中,外婆总是对我笑,那笑容里是浓到化不开的爱。可今天我看到的却是一张写满无奈的脸,每一丝银发都是她苍老的见证。她对儿女的离家感到无奈,她对孙儿孙女的任性感到无奈,她对儿女愈来愈少时间回家看望感到无奈……外婆就是用她的无奈与苍老来编织我们童年的天空的吗?那个我最挚爱,最熟悉的外婆,到了今天,我才发现我好自私,从来都只知道享用您给予的爱,却不曾发现您的苍老与无奈。
为什么您额头上的皱纹是那样深?那是时间的齿痕吗?是岁月的烙印吗?是思念的印记吗?我开始后悔,我的来去匆匆,所以才会捕捉不到您的苍老、无奈、思念。我理所当然的让您分解我的忧愁,却从未想起岁月在您的脸上烙下永恒的印记。我看不清您粗糙的双手里藏着多少心酸和泪水,我却还无知地向您索要笑脸。
您那消瘦的脸庞,没有张力的皮肤,是无止境付出后余下的支离破碎吗?
您脸上那纵痕交错的皱纹,是企图埋藏您的苍老吗?蓦然回首,我看见您戴着斗在田野上行走。那双塑料鞋,陪伴离您十几载的光景,您和它一起下地,一起上山,一起收割,在我记忆中,外婆和那双塑料鞋总是分不开,不记得有多少个午后,您总是坐在灶子旁,一边看着粥,一边缝缝补补,淘气的我到这时,总喜欢搬一张小凳子,坐在您身旁,安静地看着您,祖孙俩就此可以过一个下午,而现在却只有您一人。
不知何时,手中的笔已经滑落。低头再寻时,已不知所终,看着桌子上被泪水打湿的画纸,眼睛又一次模糊了,耳边响起您亲切的声音:“阿方,在那边上学要照顾好自己啊!”
教师点评:我一直想为您画一幅画”,本想执笔细细描摹,如今却只能以文字勾勒,于是作者倾注心血、投注情感,让文字之“画笔”能尽力生动、极力还原,让叙述之“色彩”能斑斓多姿、夺目迷人,让传情之“笔触”能细致入微、扣人心弦。作者注重文章层次的划分和递进,也注重描写的形象与细腻,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能直接、深切,文章因而不断加深着情感、形成了由整体到局部的条理,还以第二人称的手法直抒胸臆、直击人心。用文字画下的这一幅画,一笔一画是情,一撇一捺是情,一言一语是情,一字一句皆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