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伯

三年级 写人 936字
2022-07-15 07:56:44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但是经常听爸爸提起乡下,还有我的大伯。对于大伯的了解,来源于那为数不多的回乡探亲时的见面。但是,大伯的形象在我心中却总是那么清晰。

那是我六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回乡下,大伯开车到市里接我们。大伯和爸爸有很多相似之处,不高不矮的个头,一头卷发,一双总是微笑的眼睛,一笑就露出的标志性“鱼尾纹”。大伯和爸爸真像啊!我暗自思忖道。

见面之后,大伯就像抓小鸡崽一样地将我抱了起来。这才让我知道,大伯和爸爸的区别是他那双手:那不像爸爸的手,那是一双更加厚实强壮的手,手掌上布满了茧子。再看十个手指,黝黑短促,每个关节处都明显突出了一大圈。我对于大伯的了解,便是从这双手开始的。

大伯是远近闻名的能手。他会开各种车:拖拉机、卡车、挖掘机、铲车,而且什么车坏了到他手里都能修好。对了,大伯还会造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乡下的时光诚然是快乐多彩的,但也有让人百无聊赖的时候,比如连绵的阴雨天。这不,这次回乡就遭遇了“牛毛细雨下七天”的坏天气。大伯看出了我的无聊,默默地走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抱着一抱木头和各式工具回来了。我好奇大伯搞什么名堂,只见大伯一会在木头上画几条线,时而又将铅笔别在耳朵上手握木头“单眼调线”。那认真的样子,就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叮叮当当,一个小时的工夫,一个家伙什便做好了。我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一个摇马!后来不知哪天,大伯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竹节人”。大伯的这些新鲜“玩意儿”承包了我无聊雨天的全部快乐。白日时光被疯玩填满,所以晚上我就得点灯熬油地赶作业。每当这时,大伯总是陪在我的旁边。他不时地拿起我的课本,煞有介事地翻看着,或拿起我的作业,对我那不太工整的字迹啧啧称赞。有一次,我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故意找了一个生僻字问大伯:“大伯,这个字我不认识,能教教我吗?”

“哪个字,我看看!”大伯凑了过来,仔细端详了好久,然后又抬起头朝向天花板,不停地左右滴溜着眼睛,似乎在发动一切脑细胞,但又好像不是十分奏效。他不停地挠着头,“这个字念啥来着?啥来着?”

果然,这个字把大伯给难住了,我心中窃喜。看到没有帮到我,大伯有些局促,“哈哈,大伯把那点‘墨水’都还给老师了。”旁边做针线活的奶奶看到这个情景,开了话匣子,似乎在为大伯开脱:“你大伯14岁初中辍学,然后到林场伐木,到煤矿挖煤,到港口卸货车……”我津津有味地听着,一旁的大伯却一直沉默着。可是,当我转过身来,我分明看到昏黄的灯光下,大伯的眼睛里似乎有什么在闪烁。过了良久,大伯开口了:“孩子啊,一定要好好念书,考上好的大学,不要像大伯这样。”

那一刻,我似乎对大伯又多了一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