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曦,天空慢慢泛起鱼肚白,阳光渐渐溢了出来,为周围的万物镀上一层金。看着眼前的尖顶土房,我不禁思绪万千……
这所尖顶房屋就是很普通的土屋,但与一个“不平凡”的人联系起来使得这所土屋也赋予上了一些传奇色彩。
我姥爷就是这个“不平凡”的人。我的姥爷1949年出生,那时正是贫困时期,“贫穷”成了横在我姥爷面前最难逾越的山,我姥爷只念到了小学二年级,就被家中的长辈阻止,要姥爷务农,我的姥爷很听话,扔下课本,捡起锄头。
但当我妈妈和我的两个舅舅生下来时,我姥爷却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重新捡起课本,打那以后,我姥爷白天干农活,晚上学习打算盘,写毛笔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姥爷去给粮食局送粮食,在写账单时,局长发现我姥爷的字很秀气,算盘打得也好,于是便提出要我姥爷来当粮食局的会计,姥爷欣然答应了,可当姥爷回家与父母商量时,却遭到了父母极力反对,他们希望姥爷能陪在他们身边,好好孝敬他们。姥爷接受了父母的建议,但内心却很难受。
此后,姥爷得知生产队队长的拖拉机正在卖,很便宜。我姥爷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用全部家当和四处向亲戚借来的钱买下了两台拖拉机,后来又通过别人介绍,我姥爷找到了一份拉铁石的活,拉一趟一块钱,姥爷从白天拉到晚上,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天黑才回家。
经过姥爷不懈努力,终于盖起了一栋尖顶的土屋,这在那个年代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别墅一样,那时候的人普遍都没钱,都住的是平顶的房子。
这就是我姥爷,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一生。我姥爷像许多老一辈人一样,坚强,肯吃苦。我想正是有了他们老一辈的努力,才营造出了我们现在温馨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