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有一个超人,那就是我的爷爷,他有一项特异功能,那就是让全家人都叹为观止的节俭!
就拿上次的事来说吧。放假那天,我回爷爷家玩,傍晚,奶奶在院子里洗菜时,水龙头那里传来一阵阵“哗哗”的流水声。不知什么时候,爷爷接弟弟放学回来了,猛地推开了院子门,“糟了!”我喃喃自语道,“看来一场‘诵经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果不其然,只见爷爷一把放下书包,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把水龙头给关掉了。随后,爷爷开启了“机关枪”模式:“哎哟,开这么大的水,难道水不要钱啊!用一点水洗菜就足够了,还有,等会儿这水别倒掉,拿去浇花、浇菜!别浪费了啊……”天哪!爷爷就像寺庙里的和尚,嘴里念念叨叨的,完全停不下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总能看见在餐桌上永远会摆着上一餐吃剩的菜,而“消灭”它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爷爷。吃完饭后,我们总能看见爷爷拿着扫把,将我们吃饭时不小心的漏网之鱼——饭粒,一收缴进簸箕,然后拿去给鸡鸭吃。
爷爷不仅在吃上俭,在用上更俭。
记得爷爷曾经有一双凉拖鞋,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磨损,凉拖的脚后跟和边缘都已经开裂。奶奶让爷爷买双新凉拖,但爷爷总是说:“哎,别换,过了这阵子再换,人家都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这鞋还没穿三年呢,等过了这阵子再换。”然而,“过了这阵子再换”这句话迟迟没有兑现,如果不是姑姑给爷爷买了双新凉拖,恐怕那双旧凉拖还在英勇“服役”呢!
爷爷的被子、衣服之类的,经常都是打着补丁的,可爷爷就是舍不得让它们“下岗”,总说扔了怪可惜的,还能再穿穿,还能再用用。
这就是我家的节俭超人,一个在吃穿上极尽节俭之能事的爷爷,一个注重言传身教的爷爷,一个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实现节俭的好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