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夜,夜晚的空气中氤氲着思念和回忆的气息。
一一一题记。
夜,静静的;月光,亮亮的。
微风袭袭,拂面而来,一阵清凉洒遍全身。我一手拿着三角尺,一手拿着铅笔,时而蹙眉,时而微闭双目,似乎这是我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透过窗缝,微风徐来,穿过指间,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思念。此时,夜黑风高,透过凉意,我沿着岁月一路蹒跚,步入了思念……
儿时的我,住在那爱意满满的外婆家里,外婆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含辛茹苦、毫无怨言地爱护和教育着我。那时的我,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至极。可是,对外婆有时还是十分地不满。那时,每天调皮捣蛋的我都要跑去小区的花园里和朋友们玩耍。从早到黑,毫不停歇。到了晚上,孩子们都该回家了,因此外婆经常会出来叫我回家睡觉了,可是爱玩的我怎肯答应,对着外婆又哭又骗,不肯回家。可是外婆毫不留情,连拉带拽,直接把我拽回家里,因此我对外婆有了不满。可是,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看法。
犹记得那天傍晚,太阳渐渐被云层包裹,染得它们金的耀眼又红的温柔,染红了地平线,不知有那几朵云是被这美景迷了眼还是不舍与这地方告别哭红了眼,染上了粉嫩嫩的色。我背着我心爱的书包,开心地回到了家,外婆赶忙过来问长问短,十分地关心。我草草回答了几句,提鼻子一闻,一股香味直扑鼻孔,原来早有那外婆那芳香四溢,香脆可口的饭菜等我享用。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碗筷风卷残云地吃了起来,可是由于吃得太快,手没拿住碗,碗“啪嚓”一声摔碎在地上。外婆慌忙跑出来,摸着我的手关心的问道:“孙啊,你没事吧?受伤了吗?快让外婆看看。”“外婆,我没事,只是我把碗摔坏了,您不生气?”我胆怯地问道。“没事儿,只要我家孙孙没受伤就好。”“外婆,我下次一定小心,再也不会大意了。”我说完,抬头看向外婆,只见外婆的眼睛里带着比平常又温柔的眼神,那里没有责怪,而是带着一抹爱护和无声的安慰。
外婆说完后,弯下了她那略佝偻的脊背,擦拭着地板,这时那美丽的夕阳光把她那略佝偻的背影映在了外婆身后的墙壁上,那真是一副绝美的油画。并且把她那弯曲的脊背剪成了一条美丽的弧线。这时,我才注意到。外婆的脸上又多了些皱纹,那白花花的头发,有使外婆苍老了几分。我看到眼里,痛在心里。原来外婆老了那么多,为何我一直没有注意到呢?想到这儿,我抱住了外婆,哭到:外婆,对不起,之前是我不对,我不该不听您的话、我不该惹您生气、我不该……”
外婆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搂住我:“孩子,外婆再累,再苦,为了你也值得,你是外婆的希望,外婆永远爱你……”
我再从思念里走出来,不知不觉,两眼泪汪汪,流淌出了思念、悔恨……的泪水。
我看向窗外,月亮早已不知不觉地爬上中天,窗外十分宁静,可我心潮翻滚,思念外婆。
外婆,我想您了……
教师点评:开篇触景生情引出回忆,而后展开对儿时经历的讲述,最后从回忆中抽离、再度抒发感情——在这样的叙述安排下,文章呈现故事是自然流畅的,表露情感则是“源自内心”、“有所依托”、“相互呼应”的。而“触景生情”源于思念,“从回忆中抽离”同样也是因为思念,因此经由这样的叙述安排,小作者还让自己对外婆的这份思念之情形成重叠,形成累加,变得炙热,也变得浓烈,并最终于文末化为一句直白而简单的剖白,达成直击人心的效果。文章质朴纯粹,平实真切,令人动容。不过小作者还可以对题目再做思考,争取拟出一个更为具体、更具文采、更能体现文章内容与情感的题目,让文章更加完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