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凤凰的女儿

三年级 写人 770字
2025-07-23 13:52:27

"爸爸,你不吃肉可以,我不吃肉不行!"每年三月三乌饭节,我总会叉着腰和爸爸撒娇。这个回族爸爸总是拿我的馋猫样没办法,笑着把包着艾叶糍粑的竹筒递给我。我叫颜揽月,一个流淌着畲族与回族血液的星辰。

在云雾缭绕的凤凰山脚下,我的童年浸润着两种文化的芬芳。清晨,妈妈会将熬煮三天的乌稔叶汁浇在糯米上,深紫色的米粒在竹蒸笼里绽放出凤凰花的形状;傍晚,爸爸会在庭院点燃檀香,用阿拉伯语轻声诵读《古兰经》,经文化作月光在屋檐下流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韵律,在我心里编织成璀璨的银河。

作为班级的文艺委员,我总爱把传统变成惊喜。去年运动会入场式,我带着同学们把畲族彩带编成蝴蝶结,回族白帽改成运动发带。当我们的"民族运动风"方阵走过主席台时,教导主任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但别看我平时笑嘻嘻的,对待班级事务从来不含糊——上学期文艺汇演的节目单出了差错,我熬到凌晨两点重新排版打印,第二天照样神采奕奕地举着班牌带队。

我左眼下的泪痣像是凤凰衔来的朱砂,总有人问我是不是画上去的。每当这时,我就骄傲地扬起扎着雀尾丸子头的脑袋:"这可是妈妈说的凤凰印记!"乌饭节当天,我会郑重地戴上祖传的银饰凤冠,那些细密的花纹里栖息着九百年的迁徙故事。绣满彩色花纹的衣袖拂过石板路时,我仿佛看见凤凰的尾羽扫过春日的山岚。

作为村里最年轻的文化讲解员,我总爱缠着阿婆们学唱畲族山歌。去年中秋研学活动,当城里的孩子们惊叹银饰叮咚时,我突然想起爸爸教我的《鲁班经》:"万物皆有纹路,就像星辰各有轨迹。"于是我临时改编讲解词,把凤凰纹样比作银河星轨,看着同学们的眼睛亮成漫天星斗,我知道文化的密码正在悄悄发芽。

站在14岁的山岗上,我左手牵着回族的星月,右手挽着畲族的凤凰。未来,我要让传统纹样在数学试卷上开出几何花,让山歌调子变成英语课的韵律诗。毕竟妈妈说,凤凰从不固守旧巢,它总在寻找新的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