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下,右一下,再捏个花边边,露个小尖尖……”大年三十,在烟花与钟声相映的瞬间,在年夜饭音袅袅的热气里,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童谣顿起,熟悉的身影浮现在眼前,心底的惆怅,注定了这年的不平凡。
从我有记忆开始,外婆每到寒冬腊月就会着手包饺子,在故乡这样的小山窝,里包饺子需要的原料很难备齐。因此,待到深秋树叶枯黄的时候,外婆每天早晨都会挎个小篮子去赶集,虽然要从山顶走到半山腰,对于她这样裹着小脚的女人来说非常不容易,总是会慢人一步,可紧赶慢赶也把面粉,猪肉,葱备齐了。
外婆包的饺子不同于现在的速冻饺子。她会先将面粉和水压成皮,再将猪肉葱花捣鼓在一起,再开始包饺子。只见她小心地取一张薄薄的面皮,似乎是怕将它扯破般小心地放于掌心,再用另一只手轻轻舀一勺馅料,放在皮正中间的位置,又用另一只手点一点水,均匀抹在皮的一圈,在慈爱的端详了一会儿,好像正在看着自己的什么宝贝一般,这才唱起熟悉的歌谣:“左一下,右一下,再捏个花边边,露个小尖尖……”说来也奇怪,刚刚外婆粗油的手中还是“一张皮上抹点酱”的没有成型的饺子,现在还真如仙女教母手下的灰姑娘,彻底变了样,不过变样的可不是它一个,紧接着2,3,4……一个一个个大饱满的饺子,就在外婆的手下诞生,一煮,呵!这色香味美的架势,足以抵过一件工艺品。
小时候外婆包饺子,我总是在旁捣乱或者静静的观看,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去了城里上小学,外婆知道我好这口,每年的三十都会定期给我送来亲手包的饺子,今年,却是外婆的邻居送来,一袋饺子旁,还有一盒上面刻有外婆遗像的盒子,我捡起里头装着外婆的盒子,鼻尖一酸,总觉得脸上痒痒的,原来,在人真的克制不了的时候,泪是无声的。我任由雪和泪肆意的在我脸上流淌,良久唱起了那首童谣,口中含着饺子……
不知怎的,今年的饺子让我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了……
教师点评:饺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食物,但文中的“饺子”却格外特殊,它的制作材料来自“外婆”的长途跋涉,它诞生于“外婆”灵活的双手,它和入了满满的爱,它包裹着浓浓的亲情,一份饺子,因为这些而变得更加鲜美、可口。小作者在叙事的时候格外注重细节,刻意撷取了包饺子的场景加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尤其是用大量笔墨描述了外婆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清晰而流畅,再加上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整个制作过程充满了温情。文章语言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虽然没有太多修饰,但是平实的文风却更有助于感情的抒发。若是在题目上能再多花些功夫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