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这是周敦颐借高洁美丽的莲花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志向时所阐发的议论。的确自然风物以人性的角度观之,自然会带有人的精神品格,寄托人们对于美好的不懈追求。而在世界的大千草木之中,我独独钟爱那细小的桂花。
我记得小的时候,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桂花树。桂花树的枝干粗壮,树干敦实可靠,叶子上打了薄薄的一层蜡质,油光锃亮。不像一到早春就着急忙慌捧出一嘟噜一嘟噜光艳夺目的花朵的桃花杏花,桂花树永远是安安稳稳的,那样沉默地站在小院里,自得其乐。它就这样安安稳稳的站在小院寂静安详的岁月里,给人以精神上的支撑慰藉。外公从野地里荷锄而归,总是要站在它的树荫之下,拍拍它硬棒的树干:“瞧瞧,这桂花树一年比一年敦实了,像隔壁屋子那个后生,老实,憨厚!”我见过邻居家那个大哥哥,他脸上永远挂着憨憨的笑,眼神中流露出庄稼人独有的朴实热忱,他不像那些骄傲如公鸡一般的小伙子在村子里招摇过市,而总是沉沉稳稳的坐在老屋前的台阶上,静静的吸那一袋旱烟。这可能就是外公口中说的像桂花树一样的人吧。那个时候尚且年幼的我就想,若是做了桂花一般的人,该是怎样的快乐。
若桂花树也像别的树那样安安静静的一站就是一辈子,便也配不上旁人对它的喜爱。到了凉爽的秋天,几场秋雨,一阵秋风送来久违的凉爽,也催熟了田地里的稻谷。在农人们又一次忙碌起来的时刻,桂花树也悄悄捧出它细细的花朵。远远望去,桂花树的花朵小到几乎看不见,好像星星散落在墨绿色的叶片构成的宇宙里。但仔细一看,每一朵小小的桂花都极其精致,都是完美的四瓣蜡黄色的半透明花瓣,拥簇着中心一点嫩黄色的花蕊,让人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细细嗅闻空气,一股甜香瞬间萦绕在每一根神经之上,心中的一切苦涩都化成甜蜜的糖,醉了树下的人,也醉了桂花香腌制的时光一一这样小的花,居然有这样浓郁的香气!让人立即想到易安居士的几句诗:“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啊,桂花的形体虽然称不上大气华美,但它所散发出来的馨香却远远的散播千里。
中华民族历来写桂花的诗词文章也不少,对桂花的喜爱也是历来不断。也许,这细细小小,在秋天百花凋零的时候悄然开放的桂花像极了一代代默默无闻却又品德高尚,精神可嘉的中国的朴实沉稳的老百姓们,他们不见得干出了多么值得讴歌的丰功伟绩,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质朴无华,勤劳勇敢,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却像这桂花的馨香一样氤氲在千百年的时光里,久久不散。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全面细致地对自己的心爱之物做了介绍,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事物的外形特点,也让我们了解它的特性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