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论千古,在水中牵烟云。——题记
江晚正愁云,山深闻鹧鸪。雾,缭绕在群山之间,看万水之奔流,万花之绽放,层林尽染,慢江碧透,造物主开始了他细心的雕刻。
你要写山,你不能只写山,你要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异,你要写“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闲逸,你要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志,古人的山,真正做到了千古,情由心生,每个所见之景,都凭心而论。
又敢问阁下,你们的山又在何处呢?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峰,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爬山的路上,是的,爬山哪有不累的?那些喜欢走捷径,坐观光缆车直接上去的,多年以后下山,一定会找不到回去的路,因为他没有自己亲自爬过山,只会迷入山中,忘失自我。
“那些年你所偷过的懒,多年后会成一颗子弹,正中眉心。”——史铁生书品。
那么……今日话山,我说的真的只是山吗?
心同山水净,身与白云轻。人生在世,似乎从一出生开始,人们活下来的唯一目标就是登顶,没有人会去在意沿路的“繁花似锦觅安宁”,也不会有人驻足来倾听溪流声,久而久之,人们本能的认为世俗本该如此,哪有什么风景美好,我只不过是个辛勤的赶路人罢了!可怜一生也只能看见山顶片刻的美景,在随夕阳落下。
光阴似流水,可惜不曾有人真正握住它,而我认为,能够握住光阴并且能够真正登顶的人,他从来不会体会到爬山的艰苦,反而,他是个快乐、幸福的登山人,他会给自己按下暂停键。人生说快,转瞬即逝,说慢,也很漫长。而这而你而论。
愿快乐又勤奋的登山人,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情画意。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流畅,内容具体,立意独到。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