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春我总是很厌烦。可能是它绵延不断的幽雨阻了我撒欢儿,可能是它随风飘散的柳絮绕的我不自在,也可能是老家这地方没什么好看的花吧。
可这回我却出奇的盼着它来,越赶紧的好。我已数日没出过家门了。虽说是好清闲的人,但却也闷得不行。我倚在书房的窗前,听着音乐,看着面前的雨帘裹着清凉在风中要拽。
记得,老家的路边儿总会有些不知名的花骨朵冒出眼。或许是春姑娘早送了信,它们总是成群结队的顶着严寒站出来。那花不灿,茎也极细,就小小的撑着花伞,毫不起眼。但你偶尔往前一望,它们星星点点的坠着绿地,却又生出几丝小家碧玉的气质来。
那是的女孩子们会围坐一团,叽叽喳喳得讨论哪朵小花好看,然后用小手轻折下来,别在发变。小脸被初春的寒惹得通红,又被粉嫩的花蕾衬得更加可爱了。她们提着篮子,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气喘吁吁却又乐在其中。河边的柳树也在春的呼唤下吐出了芽。刚抽的枝条绿得生脆,正显得柔弱。可柳絮在久违的春意中得意的窜出来,这不,就引来了祸患。小子们脚底生风的跑来,拿着小刀准备做弹弓玩。这春柳枝用来做轴最是好,不仅好看还耐用。不一会儿,那翠绿叶子就散了一池塘。小子们做完弹弓就拾起石子练手。三四颗连着,砸破了池水的平静,激起层层浪花来。浪一个推一个,溅起的水花越来越漂亮。这么来,冬天的池塘着实被驱走了,岸边的笑声也泛着暖。
想到那些机灵小子,我不禁暗笑起来。可抬头又见这忧愁的风雨无力地砸在地面,也只得吁一口气。
我那悠长的春日啊,你可得快些来,别被混小子唬住。来了记得报声信,别一回头又不在。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有自己的思考。作者寓情于景,将自己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文章更具感染力。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