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个或月光流泄、或雨打芭蕉的晚上,我喜于追随书的脚步,褪去一天琐事的纷扰,避开四处游荡的WIFI信号,点黄灯一盏在上,捧诗书一卷在手,沏清茶一杯在旁,静静地走入那片无边的天地。
我正饮着一瓢塞外的风霜,穿过无尽黄沙与白雪,站在八月的胡地里,看万千树梨花竞相绽放,看腾空白草翻滚飞舞,看长空愁云凝结,惨淡而不失气魄。狂风掀起张张雪片与细细沙粒,铺天盖地,这是一支沙与雪的舞曲。是的,这是岑参的无边瀚海。蓦地,我正踏一轮夕阳,在一片祥云紫霭中,欣着江南风光。看秋水亦无边,敢与苍天共色;看落霞亦展翅,愿同孤鹜翱翔。还有一人居于高楼之上,挥洒豪墨。这是王勃的滕王高阁。
或许有些倦意,便望望空中那轮皓月,思索它如何就能勾起五千年华夏诗人共同的惆怅,摇头晃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舒一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游罢塞北江南,我跟着肯.福莱特,去二十世纪的西方瞧瞧。从充满灰尘与危险的矿洞到富丽堂皇的宫殿,我的确亲眼见证了,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在热烈地成长。在那一站、二战、冷战的硝烟中,那些人们不断地,用爱,用梦想,去播撒希望。
树上只留下蝉壳,空空的蝉壳保持着抓住树干的状态。我想:蝉的蜕变十分痛苦,但它却能展翅飞翔,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不也意味着新生活的到来吗?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深刻。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的描写惟妙惟肖,非常生动。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