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竹林是我童年梦的开端,在那,我度过了天真美好的童年。
冬的迹象随着春天的到来悄悄消逝。一冬三月,风霜雨打,竹林没有被冬的凛冽侵蚀,在春天又长出了一簇簇新笋,冒着尖,窥探着这陌生而奇特的世界。竹子是爷爷七年前种的,那时爷爷刚得肺病。
春是温润而急切的。润物细无声的绵绵细雨滋养着竹林间的土壤,经过长时间蛰伏的笋也在此时冒了出来。而它的出现既是安静的,亦是轰动的。安静的是,它只是静静地慢慢地从泥土中钻出来,慢慢地长。而轰动的是,它不是零星的生长着,而是霎时间,成群结队的冒了出来,如雨后春笋般的节奏吧。
夏竹与春天相比显得没有那么争强好胜了,一根根竹子傲然挺立着,叫嚣着自己的魁梧与壮实。夏日的酷暑骄阳也不能撼动翠竹一分一毫,倒是在充足的阳光下长得更盛、更旺。夏天虽然漫长,可在时间的长河中,也只不过是白驹过隙。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可对于竹林来说,这却是生命凋零、败落的开始——竹叶上多了些许昏黄,满地是金黄色的残遗。急于寻求冬眠之所的竹鼠将竹子底部挖空,建造一个又一个舒适的地穴,还啃下幼嫩的竹根、竹干作为过冬的粮食。一个清晨,爷爷打着哆嗦从被窝里起来,有些担忧地望着竹林:“冬天又快到了。”
对我来说,乡下的冬天是值得期待的。果园里,满树的柚子、橙子散发着诱人清香,屋前的秸秆地是我最大的足球场,屋后的竹林里,那悄悄冒头的冬笋也等着我去探寻。初冬的早晨,天灰蒙蒙的,冷森森的煞气笼罩着整个寰宇。太阳还未出来,万物都裸露着冰冷的气息。窗外寒风萧萧,几棵枯树在寒风中摇曳着,显得格外诡异。我心想:要下雨了?果然,没过多久空中散落晶莹剔透而冰冰凉的雨滴,世界都已成了冷空气的领地。阴雨连绵,爷爷自己不外出更不允许我出去玩耍,我总是埋怨着爷爷的无情,爷孙二人便时常在窗前望着屋后的竹林,听爷爷说他与竹林的点点滴滴。风愈大,雨愈大,爷爷双眉紧蹙“这片竹林怕是挺不过去咯。”爷爷感叹着,无奈着,说着说着,便又咳嗽起来。
被爷爷说中了,竹林没有挺过去,爷爷也没有。后来,我随父母到外地读书。至今我依旧想念着家乡的竹林,它既是我童年梦的开端,也是我童年的终结,它对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家乡的竹林啊,你是那么的幽静与美好,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立意深刻,情感真切。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的描写惟妙惟肖,非常生动。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