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北萧萧,漫山红叶,思者断肠,人心清凉。
——题记
正值盛秋,绺绺凉风带着秋树“沙沙”舞动,几处离䧹带着哀歌匆匆离去,带着浓兴致,漫步入山中。
初入山脊,地势缓缓平荡,娇阳躲入灰云中,天空也变得昏暗。四周只有些许树木,茫野上,处处长满了枯草,几朵已快凋零了的花,早已被秋留下足迹,枯黄渐行爬上了它的脸旁,步入生命末尾的它,不如初春时那样傲嫩,不比夏日时那样激荡。秋天的悲凉已经在此排徊、游荡。几只小虫在叶隙间歇息,带着虫鸣,衬托出淡淡的哀情。
进入山腰,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凉凉的秋风渐渐有了些许暖意,可秋日依旧不露面。四周的树愈发多了起来,地上铺满了红叶,深绿色的青苔悄然爬上些许石头的表面。近观,红木在空中晃荡,伴随秋风,宛若舞者,以婀娜的姿态,向观者展现出它们的优雅。一阵细风呼过,莺鸣忽起,空气中顿时充满了忧郁与悲哀,伴着红叶纷纷飘落,让人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登入山顶,坐于山亭,已是傍晚时分,远处几座高山,漫遍红树,春花落尽,不妨有些多愁善感。
山花落尽,皆为秋景秋意,好似生命,在春夏之时,青春壮时,绽放光彩,展现出自身无穷的潜能与才华,而至于凉秋之日,虽带着惨悽凋零,但于最后一刻,依然释放光彩,为世界渲染色彩。
只叹:“山花落尽人心清。”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思路流畅,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立意独到,情感细腻。作者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景物做了介绍,营造了空间感,让文章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景物及其特征。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