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般墨色的天空中,一团乳白色的光缓缓晕染开来,一团团洁白的云在空中轻轻划过。
在我眼中,家乡的秋是无比美丽的,尤为动人的更是那一抹清秋之月。
傍晚吃过晚饭,搬张有由爷爷亲手扎的小木凳,坐在院前,盼着那轮月的出现。家乡的傍晚,晚霞也是独具一番美感的,夕阳摇摇欲坠,似乎将最后一抹斜阳弥散人间,云被染上了光彩,层层叠叠,整片天空似乎是由一张最高明的画家所画的油画。终于,夜色涌上,光线一下子黯淡了下去,那些原本绚烂多彩的云也失去了光彩,月亮快上来了。终于,一抹乳白色的光在天空中缓缓晕染,失去了光彩的云被映得更加晶莹,好不漂亮。若说刚才的云给人以一种闹,那么现在则予人以宁静之感。
月越爬越高,过了树梢,过了屋顶,过了山尖,终于,月完全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清辉般似瀑布的光倾泻下来,万物都被镀上了一层白霜,那原本狭窄而古老的石桥,一下子仿佛拓宽了许多,那些石块的凹陷处都盛满了月亮的清光,在我眼中,那是月予我们的恩惠。轻纱般的白云在天空中缓缓飘动,不时温柔划过月亮晶莹,皎洁的肌肤,似乎在为它拭洗蒙尘的污垢,千年如一日。那穿过了千年的月光,与那些云,与那些坠于天穹上的星,汇成的一幅水墨画,给人一种说不清的情愫。云散去,月亮完完全全现出了自己的真容,那圆润的边缘,仰望,抬手眯眸,月似乎触手可得。淡黄的月,纯净的光,这月似一位面容隽秀的少年,带着三分孩子特有的憨态,却又带着点叛逆期的乖戾。望着清秋之月,一向毛毛躁躁的我也不禁感到一种少有的娴静,安然。
秋天的桂花也是格外惹人喜爱的。走在一条小道里,泛黄的树叶在脚下发出沙沙声。初秋,桂花还很小,藏在树叶里,要仔细寻找才能看到它们。它们小小的带着稍许黄色的娇嫩的身躯,掩于叶间,像一位躲在母亲襁褓中的小孩儿,正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酣然入睡。它们淡淡的清香钻入了我的鼻子里,我鬼使神差的伸手轻轻压弯树枝,垫起脚尖,淡黄色饱满的花瓣,那么小巧,那么精致,以至于我都怀疑上帝在创造桂花时是多么的偏心啊。
家乡的秋,怀揣着家乡特有的味儿。
教师点评:小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充分调动记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家乡美丽的秋景。文章特别为我们呈现了秋月、秋天的桂花的魅力,很有侧重点,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家乡的秋的喜爱之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过写“秋”的文章着实不少,而文章吸引人的地方还不够多,文字虽然优美,但生动性、趣味性、哲理性等方面都有欠缺;层次虽然清晰,但整体的连接却不够紧密,尤其是秋月与桂花之间的衔接更是如此,两个部分有明显的“场景转换”之感。整体来看,小作者还需要继续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