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西敏塘

三年级 写景 750字
2022-09-01 17:54:01

奶奶家门口正对着一口塘——西敏塘,那是我儿时最充满乐趣的地方。

回忆中,这口塘四四方方,古朴而又厚重。塘的四周围着一圈厚重斑驳的石砖,砖上的点点青苔,层层裂纹,无不述说着岁月的蹉跎。

古塘的水还算清澈,水里的石子、水草清晰可见,隐约还能看见几尾红鲤倏尔穿梭,偶尔跃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给寂静的古塘带来了生气。

晚饭后,爷爷总是慢悠悠地,拎着一方板凳,踩着斜阳,走向西敏塘,我也会迈着短腿紧随其后。远远看去,方塘一亩,蓬草一片,人影两点,甚是空旷。

走过崎岖的石路,跨过撩人痒的野草,便来到池塘边。爷爷向塘里撒下一大把鱼料,不久,满目红鲤攒动,坐上一二小时,钓上三四尾鱼,与邻里唠些家长里短。我年岁小,西敏塘于我便如鲁迅儿时的百草园,充满神秘的吸引与自在的惬意,每每令我流连忘返,贪婪地享受着一份乡村特有的祥和。

记忆中的西敏塘像一张泛黄的老相片,时常出现在脑海中。趁着暑假闲暇之际,我再一次回到西敏塘,重游故里。

如今的西敏塘已是改头换面,五水共治后,西敏塘的水也不再浑浊,而是干净透彻,湖面反映着天空,水天一色。两旁也有了绿道,两旁高矮不一的乔木,灌木,草坪错落有致,在高处,偶尔还有松鼠树丛中嬉戏。池塘周围是青白瓦墙,池塘到村口的土路早已改成鹅卵石,路边栽种着一排排的柳树,它们正拖着长长的辫子。湖中央架一座石拱桥,贯穿道路两侧,走上桥面,你可以看见树影倾斜,雕梁画栋,红绿交杂的荷塘,塘中成群的水鸟,此时,倒是有点“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了。走下桥,沿着清新的绿道走着,路上的人变多了,不再像以往一样无人问津,现在有许多老人在每天晚上漫步在绿道,享受着这里的风景。慢慢走着,走到了水面之上的木桥,在木桥上,我又看到了以前西敏塘的一座石墩,淡灰色,有着丝丝裂纹,青苔附着其上,尽显岁月的沧桑,这座石墩,见证了西敏塘的过去与现在。如果说过去西敏塘是古朴沧桑,又有童趣的,那如今的它就是精致灵动,充满生机的。

古老的西敏塘,已被注入了新的生机,而它也会承载着大家的期望,带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