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水

三年级 写景 966字
2022-06-17 12:13:03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古人与水之间,有静谧山林中,静听泉响鸟鸣之乐。我与水之间,也有悠悠然“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乐。

宛如泼墨,红霞满天。落日的余晖仍眷恋地留在空中,片片娇嫩,在天边似羞似怯的红着脸。柔软的白云浸了颜色,羞答答的向下低垂。若隐若现之中,连接上了矮矮的松林和悠悠流淌的清水。

溪水只有几尺来深,清澈似一面铜镜,两边的景物都被不知名的画笔描摹了下来。一面是草坡。入了秋,一片橘黄,与天边霓虹的云彩倒是很相称。橘黄色的草坡倒映在水面上,像块柔软的黄地毯,仿佛是用天上的云朵编制成的一般。另一面是杂乱无章的荆棘树。零零落落,枯枝翻转,相互交错。映在水中,枝影重叠,杂乱不在,便只留下了些凌乱的凄美了。

古人与水为伴,总有鸟儿来衬景歌唱。而我也有幸,能够在这小小的村庄里,听到麻雀与杜鹃鸟竞展歌喉。其中悠闲快乐,自是不必多说。

秋,既是赏景佳季,也是农忙时节。小小的村落里不缺水,稻田便也随处可见。一块一块的稻田连在一起,从上往下俯视看来,像是一块大大的五字棋盘。

我家边上有一条河,沿着河往山边上去,一路上没有不布满水田的地。但此时并不是水的主场,真正用到水的时候,是在夏季。

早早便留好的稻秧,待到真正要用的时候,就是在夏季。天热,水田里的水却永远不会干。农民们早早往田里抽满了水,来润湿肥沃的土地。时机到时,稻田里便会站满了插秧的农民。他们弯着腰,脚踩在没过了膝盖的水田里,用一根棍和两条红绳丈量着,使秧苗整齐的排列在田里。而技术熟练的农民往往不需要多此一举。从早上到中午,从中午再到晚上。孩子们放学回来,必是早早了解了爷爷奶奶的去向,丢下书包,换上雨鞋,跑向自家的田地去了。待不了多久,便都要回家吃饭去了。

水不会只在稻田里浑浑的,也会是流动的,清澈的,香香的。

五月,沿河栽种的桂花开了,香气弥漫几十里外,吸引附近的孩子们前来摇桂花。桂花一朵一朵、一片一片的被摇下来,落在水里缓缓的漂着,香气便从村的这头,传到村的那头,再传到另一个村落,引得更多的人来看,一起在树下欢笑喜乐。

这乡间的水是悠悠然、自在无比的。不管是在哪个季节,它总是那么缓慢,那么缓慢的流着,枯季也罢,寒冰也罢,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的节奏,永远是那么的宁静安乐。

过去也罢,现在也罢,未来也罢,这乡水会永远与村里的人一起,一起与世无争的生活着。